2019赛季F1墨西哥大奖赛正赛现场
2019赛季F1墨西哥大奖赛正赛现场
2019年10月27日,墨西哥城——梅赛德斯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从第二排起步,执行中性胎-硬胎的一停策略,赢得了墨西哥大奖赛的胜利。完赛前三名车手均使用这一策略,赛前被认为是可能的,但是在罗德里格斯兄弟赛道的高要求条件下,会相当棘手。相比比赛周末前几天,正赛日更高的温度,帮助有效地减少了颗粒化的情况。
关键点:
汉密尔顿是率先进站从中性胎换成硬胎的几位车手之一。尽管如此,他依然在自己的最后一个赛段中,完美地管理好了硬胎,赢得了比赛胜利。
汉密尔顿不是唯一用这款配方轮胎完成多圈数超长里程赛段的车手。雷诺车队的丹尼尔·里卡多是唯一用硬胎起步的车手,他用这款配方轮胎完成了50圈,然后换上中性胎,最终以第8名完赛。
红牛车队的马克思·维斯塔潘跑的圈数更多:他用硬胎完成了66圈。他是用中性胎起步,然后在比赛早期的碰撞之后引发了爆胎,因此早早进站换胎。在比赛早期一度落到最后的他,最终第6名完赛。
法拉利的夏尔·勒克莱尔是完赛名次最高的两停车手,执行的是赛前预期理论上最快的中性胎-中性胎-硬胎策略。比赛初期领跑的他,最终第4名完赛,在进站过程中有轻微的时间损失。
总计只有7名车手执行了两停策略:包括用软胎起步的那几位车手。
相比前几天受雨水影响,正赛日的天气条件更暖和。赛道温度的峰值达到了49摄氏度,而空气温度也相对更高。
每款轮胎的表现
硬胎C2:正赛的关键,很多车手用这款配方轮胎完成了长里程赛段,被证明低性能衰退,非常适合正赛日的比赛环境。
中性胎C3:最受欢迎的起步轮胎,只有五位车手没有用这款配方轮胎起步。
软胎C4:在正赛中很少使用:只有前十名起步车手中的四个人按规则被迫在开场赛段使用这一配方轮胎。
倍耐力F1和赛车运动总监Mario Isola说:
“在正赛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策略,车手们也都对对手们做出了反应。一停战术成为可能,得益于没有下雨、赛道温度要比前几天更高,这就意味着更少的侧滑,以及颗粒化情况的减少,这使得进展策略摇摆于一停或者两停,而不是两停或者更多次进站。硬胎是正赛的关键,我们看到了这款配方轮胎非常多圈数的长里程赛段。刘易斯·汉密尔顿特别好地最大化利用了这款配方轮胎,锁定又一场胜利,尽管他今天并不是头排起步,并且赛道超车也总是相对棘手。”
每款配方轮胎的最佳单圈:
|
|
|
勒克莱尔-1分19秒232 |
加斯利-1分19秒530 |
加斯利-1分23秒121 |
阿尔本-1分19秒325 |
科维亚特-1分19秒905 |
塞恩斯-1分23秒155 |
维特尔-1分19秒381 |
莱科宁-1分20秒082 |
诺里斯-1分23秒271 |
每款配方轮胎的正赛最长赛段:
轮胎配方 |
车手 |
圈数 |
硬胎C2 |
维斯塔潘 |
66 |
中性胎C3 |
斯托尔、格罗斯让、维特尔 |
37 |
软胎C4 |
塞恩斯 |
15 |
进站汇总
赛车 |
车手 |
起步轮胎 |
第一次进站 |
第二次进站 |
44 |
汉密尔顿 |
旧中性胎C3 |
新硬胎C2(23) |
|
5 |
维特尔 |
旧中性胎C3 |
新硬胎C2(37) |
|
77 |
博塔斯 |
旧中性胎C3 |
新硬胎C2(36) |
|
16 |
勒克莱尔 |
旧中性胎C3 |
新中性胎C3(15) |
新硬胎C2(43) |
23 |
阿尔本 |
旧中性胎C3 |
新中性胎C3(14) |
新硬胎C2(44) |
33 |
维斯塔潘 |
旧中性胎C3 |
新硬胎C2(5) |
|
11 |
佩雷斯 |
新中性胎C3 |
新硬胎C2(20) |
|
3 |
里卡多 |
新硬胎C2 |
新中性胎C3(50) |
|
10 |
加斯利 |
旧软胎C4 |
新硬胎C2(9) |
新中性胎C3(49) |
27 |
霍肯伯格 |
新中性胎C3 |
新硬胎C2(18) |
|
26 |
科维亚特 |
旧软胎C4 |
新硬胎C2(10) |
新中性胎C3(44) |
18 |
斯托尔 |
新中性胎C3 |
新硬胎C2(37) |
|
55 |
塞恩斯 |
旧软胎C4 |
新硬胎C2(15) |
新中性胎C3(35) |
99 |
吉奥威纳兹 |
新中性胎C3 |
新硬胎C2(21) |
|
20 |
马格努森 |
新中性胎C3 |
新硬胎C2(28) |
|
63 |
拉塞尔 |
新中性胎C3 |
新硬胎C2(22) |
|
8 |
格罗斯让 |
新中性胎C3 |
新硬胎C2(37) |
|
88 |
库比卡 |
新中性胎C3 |
新硬胎C2(21) |
新中性胎C3(60) |
7 |
莱科宁 |
新中性胎C3 |
新硬胎C2(15) |
旧中性胎C3(52) |
4 |
诺里斯 |
旧软胎C4 |
新硬胎C2(12) |
|
(倍耐力)
关键词: 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