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里的鱼喝什么水、吃什么饲料才能健康成长,郭坚强总能找到“最优解”;土壤要保持怎样的酸碱度,才能种出最有营养的农作物,李冬衡一直在试验的路上……他们行走在田间地头,与农民打成一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乡土专家。
(相关资料图)
人才兴则事业兴。引导各类人才向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线、产业转型的最前沿集聚,以人才振兴有力驱动乡村振兴,佛山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乡土专家,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之基。
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一批农村乡土专家,佛山有101人上榜。
乡土专家与佛山农村之间的故事正在上演。
李冬衡研究土壤多年,致力于让农民种出健康农作物。受访者供图
扎根农村破解难题
与农民“双向奔赴”
“我原本是农民出身,后来当工人学到了工业思维,就开始研究工厂化水产养殖。”这次榜上有名的乡土专家郭坚强是顺德区沃渔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他的养殖基地位于佛山市顺德区,面积虽然不是很大,布局管理却十分讲究。
循环水恒温养殖系统、鱼苗标粗养殖线等一应俱全。然而在4年前,郭坚强刚开始从事水产养殖时,选品种、调水,都是困扰他的难题。
顺德是水产养殖大区,市面上流通的鱼类很多,养什么鱼才最有市场竞争力?才能适应工厂化养殖?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郭坚强与团队最终确定养殖金鲷鱼。
工厂化养殖并不只需要养鱼,还要养水。在郭坚强的基地里,养鱼的水都按固定比例搭配着各类中药。然而,不论是养鱼还是养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试验什么配比最利于鱼健康生长、繁殖的过程中,我们失败了无数次,好在现在调配出来了最适宜金鲷鱼生长的水。”郭坚强说。
在国内高密度水产养殖中,鱼塘水体污染、养殖密度有限、鱼进食不积极等都是水产养殖业内的难题。对乡土专家而言,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但面对这些问题,他们从不轻言放弃,而是尽力攻克。
作为公司技术经理的乡土专家李冬衡是“80后”,从事农业行业已经十余年。“目前对于土壤酸化治理和土壤改良的推广,农民朋友比较难以理解。我们会就土壤的酸碱度对农作物的重要性进行详细的讲解,挑选地块进行实地试验,用实际行动拿出成果做对比,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他说。
李冬衡所在的佛山市植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叶面肥、有机水溶肥料、特种肥料、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及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佛山市“专精特新”企业。
对于李冬衡来说,常年行走在田间地头,取样、化验分析、针对品种制定营养方案都是他的日常。
扎根农村,李冬衡认识了许多农民,也交了不少朋友。“有一次端午节,农民朋友请我们到家里吃粽子,我十分感动。”实际上,乡土专家与农民的互动是一场“双向奔赴”。
“我们与农民朋友交流过程中,能学习到许多一线经验,让实践与理论互为补充。”李冬衡说。
助力乡村振兴
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
乡土专家是广东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2020年,广东提出用3年时间在全省遴选培育首期1万名乡土专家。截至2021年,广东已认定乡土专家近7000名。
农村乡土专家认定范围包括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应用技能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群众认可度较高,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或行家里手。获认定的农村乡土专家至少从事农业生产3年,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过硬的技能,能积极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主动服务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
据悉,经认定的农村乡土专家可按“技术讲师”列为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优先作为特聘农技员的遴选对象、纳入广东农技服务乡村行“轻骑兵”队伍。
乡土专家潘锦初是佛山市标叔鱼苗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大学专业是生物技术,现在是鱼苗领域的行家。2009年以来,潘锦初一直在佛山及周边区域为水产养殖户看鱼病、处理水质。前两年,他回到佛山,在九江镇办起了自己的鱼苗厂。
九江是中国淡水鱼苗之乡,目前全镇养殖鱼塘大约3.44万亩,拥有超30种淡水鱼苗孵化品种,其中加州鲈苗的年产量达154亿尾,约占全国产量的60%。
“今年3至9月,我们的生鱼苗产量达到了4.8亿尾。”生鱼是鱼类预制菜的销售主力,随着预制菜的发展,潘锦初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潘锦初的鱼苗厂有2/3的供应链在本地,带动了一批农户增收。“仅在我们村,就至少有20户能靠养鱼苗赚到钱。”不仅如此,近几年水产养殖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回家乡养鱼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这些年轻人大部分是懂技术的专业人才。
一直以来,基层农技人员短缺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难题之一。而一批又一批乡土专家的出现,在农村发光发热,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
第一次被认定为乡土专家,潘锦初等人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肯定会把质量控制得更好,让更多农民在这个行业里获得丰收!”潘锦初说。
文/南方日报记者王蓓蓓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