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十一”长假将至,不少景区继续实行免门票政策,有的景区在免门票的同时还将一些服务项目同步降价。业内人士表示,景区此举主要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旅游市场低迷,激发游客出游动机和意愿。从长远看,景区应从“门票经济”走向“综合经济”。
即日起至今年底,山东济源王屋山、五龙口等5家景区对济南人民免门票;今年12月31日前,福建武夷山主景区对全国人民免门票;截至目前,青岛市累计免门票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已达56家,包括崂山风景区、青岛啤酒博物馆等;今年12月31日前,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张家界七星山旅游度假区对全国游客实行免门票优惠……“十一”假期即将到来,不少知名景区继续实行免门票政策。
有的景区在免门票的同时还将一些服务项目同步降价。例如,山东青岛崂山风景区门票免费后,景区内的游览线观光巴士也由每人40元调整为20元,老年人价格仅为10元。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知名景区免门票,主要目的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旅游市场低迷,激发游客出游动机和意愿。从实际情况看,这一举措确实发挥了作用,一些景区游客量有所增加。但从长远看,旅游业恢复一方面要靠疫情得到持续有效控制,游客能安全有序流动;另一方面要通过增强“二次消费”,让景区产生更多附加值。
景区免费有利于增加客流量
崂山风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说,景区自今年6月1日实行免门票政策以来,客流量确实比之前有所增长。据报道,自免门票活动起,截至7月5日,崂山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8.7%。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国有重点景区免费开放,首先是相关政策文件一再强调,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要下调,减少广大人民群众在实现旅游权利过程中的刚性成本支出。其次是从经济方面考虑,重点景区或者标志性景区景点免费开放后,人流量和综合消费水平明显上升。虽然景区减免门票减少了当期收入,但从长远看,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扩大旅游消费具有积极意义。戴斌说,此外,受疫情影响,旅游业在过去两年多遭受巨大损失,特别是中远程旅游市场游客量锐减,地方政府希望尽快招揽游客,扩大综合消费,对热门景区景点降价免费已经成为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
国内免费开放的景区中,比较早的是杭州西湖,自2002年起推行无门票制度后,西湖游客人数和综合旅游收入成倍增长。今年1月31日起,广西桂林5A级景区象鼻山也开始实行长期免费开放。据该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暑期迎来近几年最大客流量。
免门票做法不一定适合所有景区
不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唐承财指出,免门票做法不一定适合所有景区。
唐承财表示,从营收结构看,如果景区主要依靠门票经济来运营,免门票后,生存和发展可能面临很强的风险。但如果门票收入仅占景区营收的一小部分,免门票后,强大的客流量能带来其他环节消费的增长,基本不会影响景区的运营管理,在疫情期间尝试这种做法未尝不可。
“从游客角度看,知名景区免费开放是一种利好。但是,一张门票的减免是否能直接拉动游客出游,这种做法是否适合所有景区,值得商榷和长期关注。”唐承财说。
![]()
戴斌认为,从景区的性质看,降价、免费目前主要是自然和历史文化型的景区,特别是国有重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景区,而非诸如迪士尼、环球影城等主题公园人造景区。
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冯饶表示,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景区已经逐渐告别“到此一游”的打卡时代,玩法和体验的打造是未来景区发展的必然,旅游经济也应从“门票经济”走向“综合经济”。但免票与否,还需要根据景区自身的情况综合考量,“先天条件”和“后天发展”缺一不可。
“二次消费”可让景区产生更多附加值
唐承财表示,减免门票及其他项目费用,对于刺激旅游业恢复,具有一定作用。但他认为,当前制约游客出游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一张景区门票,而是疫情给游客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他认为要提振旅游业信心,不仅要靠景区减免门票或者优惠旅游项目收费,更重要的是在科学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条件下,让游客能安全有序流动起来。
戴斌建议,加强景区分类管理,对于自然保护区、国家遗址公园等有财政拨款加以养护和维护的景区,可以在事业性质基础上进行产业化运营,通过增加“二次消费”带动周边消费,进而通过财政和税收方面的调节反哺景区。
戴斌表示,景区的免费开放,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拉动当地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促进“二次消费”,同时拉动景区的“二次消费”,包括索道、车辆、小交通以及餐饮、购物、纪念品等方面的消费。此外,还有对景区IP的二次开发,包括旅游演绎和周边的商业设施的配套,以带动综合性消费。
“但是像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欢乐谷等主题公园和度假区,完全属于商业性质,所以不存在免不免票的问题,如何调节一、二次消费也是企业自身的策略问题。”戴斌说。
冯饶分析称,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依托西湖这一国内知名的景点,在周边开发的一系列吃、住、娱乐、休闲等综合消费项目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这其中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景区本身知名度够高,能够形成IP效应;其次是景区周边具备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和基础配套,能够通过体验和玩法留住游客,带来成倍于门票的收益,这值得其他景区借鉴。”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