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记者魏英 通讯员王大琴报道:41岁的郑晓东原是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是2021年度广东省第五届“南粤好医生”。2021年9月,郑晓东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报名加入了东西部医疗对口帮扶大军,跨越千里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人民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并任职心内科业务主任,开展为期1年的帮扶工作。
(资料图)
帮扶期间,郑晓东尽心竭力“传帮带”,通过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示教、临床带教、培训讲课等多种形式培训科室医务人员,着力培养冠脉介入治疗手术的年轻人,带动心内科医疗团队迅速提高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水平及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
如今,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即将结束,郑晓东在岑巩留下了带不走的技术、带不走的队伍以及难忘的情意,用行动践行了从三水出发时的誓言。
2022年 8月18日,黔东南州召开庆祝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暨表扬活动座谈会。会上,郑晓东被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省外对口帮扶医师”称号。
留下带不走的技术,“心科技”为岑巩广大患者带来“心福音”
“支架定位精确,慢慢加压释放,维持十余秒……压力撤除,复查血管造影,支架支撑良好,手术成功。”今年5月,在佛山市东西部对口帮扶专家郑晓东的指导下,岑巩县人民医院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成功开展。
手术中,岑巩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手术介入团队将一枚生物可吸收支架完美释放至患者病变血管处,术后支架贴壁良好,病变处狭窄状态解除,冠脉血流良好,实现了冠脉血管的血运重建,让冠心病患者告别了“金属心”时代。
据了解,传统介入手术的支架都是金属材料制作的,一旦植入,就要和患者的身体终身相伴。考虑患者比较年轻以及自身血管病变条件允许,为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郑晓东及心血管介入手术团队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实施了“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
“生物可吸收支架为冠心病患者今后复发的再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空间。”郑晓东介绍,该手术在术后3年内,支架将逐渐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被人体完全吸收,从而实现“修复血管如初,支架消失无痕”的目标。此次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岑巩县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迈向“介入无植入”新方向,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现在好多了,胸也不闷不痛了,感谢帮扶专家和县医院医务人员的高超技术。” 通过实施手术治疗,成功挽救了生命的患者舒大叔感激不已。
自去年9月郑晓东帮扶岑巩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以来,医院心血管内科陆续开展了IVUS(血管内超声)、CTO(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等复杂手术。多项新技术从无到有、诊疗病种从少到多、诊疗技术从弱到强,“心科技”为岑巩广大患者带来了“心福音” 。
“我希望在接下来一年的帮扶时间里能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带到黔东南州,留在岑巩县人民医院。这是我支医的任务,也是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这是去年9月,郑晓东从三水出发赶赴岑巩县人民医院之前立下的誓言。
帮扶工作中,郑晓东牢记初心誓言,不负帮扶使命,在不取分文报酬的前提下,着力在“解决医疗急需、突破薄弱环节、带强技术团队”等方面下功夫,全力以赴帮助岑巩县人民医院强技术、育人才、建机制,不断增强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让广大患者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诊疗服务。
帮扶近一年来,郑晓东带领团队开展了心包穿刺置管术、中心静脉压监测技术、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技术、药物球囊释放术、双支架植入术等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岑巩县冠脉介入诊疗领域的多项空白,其中开展的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更是黔东南州所有县级医院的首次。
通过常态化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如今,岑巩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护们干劲十足,科室介入团队年轻医生动手操作水平明显提高,现已熟练掌握冠脉造影术,并可完成简单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科室主任潘前江现已可以熟练完成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扭曲钙化病变的PCI等大多数高难度手术。
“郑晓东医生真正培养出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潘前江说,一年来,岑巩县人民医院大力开展介入治疗手术,手术量呈跳跃性增长,PCI手术总量相比此前增长近4倍。
留下带不走的技术,也留下难忘的情谊。一年来,郑晓东通过一次次手术为岑巩患者“救心”,一次次门诊为岑巩县患者纾解病痛,收到了一面面锦旗与一句句道谢。
“郑医生救了我们的命,是一辈子的恩人。”去年11月,在郑晓东的带领下,64岁的患者张伯前后完成三次介入手术在生死线上被拉回,这次开展的血管内超声填补了岑巩县介入诊疗领域的空白。
一组数据见证了郑晓东这一年的忙碌:603台冠脉造影术,178台PCI,6台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2台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1台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门诊接诊1337人次,管理住院患者1315人次。
一项项新技术的开展,为患者带来生机。去年9月,刚刚抵达岑巩县的郑晓东就开展首例心包穿刺置管术、首例中心静脉压监测技术;去年10月,郑晓东又开展了全州县级医院首例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技术。今年,郑晓东又先后开展了全县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首例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技术;首例Culotte技术处理冠脉分叉病变。
郑晓东还推动岑巩县人民医院与三水区人民医院开通远程医疗平台,完成2例远程多学科会诊,为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患者带来生机。
“刚来时人生地不熟,是岑巩同事、患者们的嘘寒问暖让我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郑晓东说,即将离开朝夕相处、一道打拼的朋友,内心感慨万千、无限留恋,获评“优秀省外对口帮扶医生”是肯定也是鞭策,回到三水不是结束,而是新开始,他将努力搭建两地沟通桥梁,通过远程医疗继续帮助岑巩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