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独家焦点】3个村(居)各获50万元奖励!丹灶镇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近日,南海区召开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上半年总结现场会,对二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评成绩前20名村(居)给予了表彰奖励。其中,丹灶镇新安社区、建设社区和塱心村光荣上榜,获全区表彰和50万元奖励。


【资料图】

近年来,丹灶镇坚持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域统筹、全员发动,形成了干部带头、村村争先、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今次获区表彰奖励的三个村(居),因村制宜、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人居环境工作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丹灶镇新安社区、建设社区和塱心村光荣上榜,获全区表彰和50万元奖励。通讯员供图

【新安社区】

多元主体参与,凝心聚力攻坚人居环境整治

新安社区位于丹灶镇东部,占地面积约2.3平方公里,下辖10个经济社。自2021年11月开展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新安社区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的多方力量,5位社区两委干部分成5组,各负责2个经济社,相互补位。

社区环境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从“一时美”向“时时美”转变。

社区干部、经济社干部带领村居党员和群众深入经济社穿街过巷开展卫生清理工作,围绕“三清三拆三整治”“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房管控和农村风貌提升”“田头看护房整治和美丽田园建设”以及“内河涌、村前塘等水体整治”等重点区域,全面开展创建工作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党员带头做,群众跟着干。在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新安社区上下一心,镇、村干部以身作则,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主动参与,深入一线,带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涌现出一大批群众自行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拆除乱搭乱建、自主翻新或新建田头棚、积极建设美丽庭院的鲜活案例。

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新安社区共出动人员8000多人次,投入钩机、吊车、叉车、运输车等机械设备785班次,清除垃圾约2300吨,清拆危房31间,拆除废旧棚架约230间,清理闲置地215处,面积约31350平方米,建设“四小园”35个,围蔽闲置地约13000平方米,推动社区环境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从“一时美”向“时时美”转变。

新安社区妇女执委、志愿者、亲子家庭等多元主体齐出力,将村内宅前院后闲置地打造成“四小园”。

在村内的闲置地上,新安社区妇女执委、志愿者、亲子家庭等多元主体齐出力,利用周末时间,将村内宅前院后闲置地打造成“四小园”,因地制宜地选择及购买鲜花、树苗、草皮,扮靓闲置地。“四小园”的维护便交由附近的村民,村民们定时给“四小园”内的花草树浇水。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共治体系的构建,让整个社区变得更加文明和谐和生机勃勃。

【建设社区】

强化思想引领,在营造整治氛围上下功夫

干净整洁的村道,相互映衬的绿化带,融合红色文化与乡村美景的党建主题公园,成为了建设社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文明乡村的生动注脚。

建设社区人居环境亮新颜。

建设社区位于丹灶镇南部,辖下1个经济社,1个自然村。2019年至今,建设社区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持续推进创建工作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建设社区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工作思路,组织社区党员干部“走出去”,学习借鉴其他镇、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优秀经验和先进做法,探索打造出适合本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的新出路,进一步坚定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信心。

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前期,建设社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宣传横幅、入户宣传等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村民的思想共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在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整治工作中,建设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凝聚起“当好领航员”“争当示范者”“成为宣传员”“我是主人翁”的合力和共识,把党员嵌入到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和成果巩固的链条中,带领村民自觉配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2021年的“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中,共拆除违规搭建的棚舍160多个,盘活大量闲置土地资源,大部分土地由经济社作为农地出租,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建设社区对剩余部分闲置地进行规划提升,建设了村内主要道路、便民停车位、党建主题公园、健康公园等基础设施。

建设社区党建主题公园。

通过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社区的“颜值”得到明显提升。近年来,被陆续授予“广东省卫生村”、“佛山市十好和谐文明村”、“佛山市宜居社区”、“南海区平安村居”、“南海区民主法治村”、“佛山市四星级健康村”等多项称号。

【塱心村】

激发村民内生整治动力,迈向人居环境2.0版

塱心村位于丹灶镇南部,下辖7个经济社,是有为水道沿线重点乡村。作为佛山市乡村振兴第二批示范村,塱心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通过动员干部群众、实施村规民约、聘请第三方清洁公司等方式,开展田头棚整治、“四小园”建设等,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塱心村内光秃秃的墙体画满了富有乡村气息的精美手绘墙画。

为持续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塱心村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护相结合,细化任务分工,一条村安排一名村干部为负责人,负责干部每周带队到村内对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现场督导,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落实整改。同时,塱心村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村主干道清扫、垃圾死角清理、村民房前屋后杂物整理等工作中,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积极带头、挥汗如雨的场景。

“村民的支持和配合,是人居环境整治中最重要的一环。”塱心村两委干部陈成林表示,要将一条村发展保育好,一定要发动村民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花最少的资源做出最好的效果。塱心村通过实施沿途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等工程,结合本村谭家菜、塱心绉纱等特色文化,打造了一条风景成线、景观成带、亮点成片、生态环保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路线,让人居环境再添“新颜”。

塱心村结合本村谭家菜、塱心绉纱等特色文化,打造了一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路线。

垃圾死角变凉亭、一块块菜地被围上整齐美观的竹篱笆、裸露的泥土被种上各种花草树木、光秃秃的墙体画满了富有乡村气息的精美手绘墙画......村里的变化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面貌,村民开始自觉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并对自家庭院和房前屋后空地进行日常养护清洁,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变身整洁的小花园,为村内增添了赏心悦目的风景,实现了“一处美”变“处处美”的华丽蜕变。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人居环境1.0版本,达到了干净整洁的标准,接下来 要朝着人居环境2.0版本迈进,让乡村靓起来。”陈成林相信,通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塱心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

以党建为引擎

丹灶“五到位”奏响人居环境整治最强音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丹灶镇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决策部署,通过“五到位”,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高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文明乡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步入“快车道”。

思想意识到位。丹灶镇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主心骨”力量,将每月第一个星期二下午定为主题党日,动员全镇机关党员力量下沉村居一线,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动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去,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人居环境齐出力”主题党日活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互动。

丹灶镇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人居环境齐出力”主题党日活动。珠江时报全媒体见习记者蓝景熙摄

主体责任到位。通过强化村社主体责任,以“彻底整,整彻底”的决心,统筹好人、财、物、科技等整治力量,形成“社区组织、经济社主责、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资金撬动到位。一方面丹灶镇提高政府扶持力量,盘活各村沉淀2年以上财政资金逾2000万,用于各村居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投入。同时,探索撬动村、社投入自筹资金,消除以往收益“分光”以及“攀比”现象。除此之外,丹灶率先启动镇级示范经济社创建活动,镇村按7:3比例投入资金到乡村振兴示范社建设,将乡村振兴延伸至经济社,形成工作标准化、系统化的“丹灶模式”。

借智借力到位。丹灶镇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细化分工,合理安排,确保了各项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同时,积极发动党员、巾帼志愿者、妇女骨干、亲子家庭、高校师生等多元主体参与“四小园”建设,形成党群合力、多元共建“四小园”长效机制。不仅提升了党员、亲子家庭、村民对社区环境改造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还提高了居民对社区建设的认可度。

丹灶镇积极发动党员、巾帼志愿者、妇女骨干、亲子家庭、高校师生等多元主体参与“四小园”建设。

长效管护到位。丹灶镇以“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相结合为目标,下好“本手”棋,在“脏乱差”整治的基础上盘活闲置地,抓好落实“百家美园286计划”,建设好“四小园”、规划停车位,提升改造好社区公园,防止闲置的“脏乱差”情况回潮反弹。同时,启动镇内巡检评选,以评促建,以检促改、以改促优,推动“培育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实现村容村貌持续向好发展。另一方面,丹灶下好“妙手”棋,形成“消灭脏乱差、保持洁净美”的长效机制,“本妙相济”走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在“四小园”建设中,丹灶设定党员干部管护机制,定点、定岗、定责;另外,引导村居在奖助、奖学金激励上下功夫,让后续管理工作既有制度又有温度。

文/图 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时然 通讯员 丹宣 丹灶镇乡村振兴办 黎彩玉 陈成林 许静婷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建设社区 房前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