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快报:过敏原检测的四大疑问,专家给你释疑

夏天离不开空调,但一开空调,有的人就开始起过敏反应:打喷嚏、流鼻涕。那么,过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李翠告诉记者,过敏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简单地说,就是当人体食用、触摸或吸入某种物质的时候,身体会产生过度的反应,而导致这种反应的物质就是所谓的“过敏原”。空调里吹出来的风,里面就包含了导致人体过敏的物质。因而,专家建议如果自己接触到一些物质就起过敏反应,就有必要检测一下过敏原,查明原因。

过敏原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有三点

过敏性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当发生过敏性疾病,比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可以进行过敏原的检测


【资料图】

李翠解释,过敏原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有三点:其一,用于早期诊断,干涉阻断,避免严重过敏症状的发生;其二,与一些疾病(普通感冒、非过敏性哮喘等)进行鉴别诊断;其三: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患者有效的预防过敏因素刺激,并判断是否适合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可以说,过敏原检测对预防和治疗疾病都有很大的帮助。

问题一:有过敏症状,为何过敏原检测结果却显示阴性?

在临床上,有一些患者会发现自己的过敏性症状明显,但是过敏原检测结果却显示阴性,这是为什么呢?李翠说,目前很多医院过敏原检测主要是检测特异性IgE抗体,只有由IgE抗体介导的I型过敏反应才适合。如果是由其他三个类型的变态反应所致的过敏性疾病是不适用的,这时就会出现阴性结果。举例来说,如Ⅲ型IgG介导的过敏反应,是隐匿型的过敏反应,临床很多慢性症状都和Ⅲ型过敏反应有关,需要检测IgG抗体。所以,在临床上要结合病人症状,建议开展不同类型的检测。

另外,检测试剂的食物过敏原原料加工方式与患者实际食用方式不同(如生食、烘焙、蒸煮、煎炸、冷冻、发酵处理等),也可能对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的一致性有所影响。

“我们还发现,当患者处于过敏反应的高峰期或后期,血清中 IgE 抗体可能已经发生中和或消耗,以至于无法检测到。”李翠说,“如果病人确实是过敏性体质,但因为过敏原有成百上千种,那患者的过敏原极有可能是所检测的过敏原之外的其他过敏原。”

问题二:避免过敏原检测到阳性物质就不会发病了吗?

“很多患者做完过敏原检测,非常开心,明确了某种过敏原阳性,以为以后避免接触这些物质,就可以不用药了。”李翠说,“理论上确实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完全不接触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尽量避免或者尝试脱敏治疗,在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跟它共存,不影响自己的生活。”

另外,鸡蛋、鱼虾类等蛋白类过敏在过敏性疾病中非常常见,对于这类患者一旦发生过敏反应,且检测结果为阳性,在过敏状态下是要严格规避这类食物的。有些人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渐耐受,可以在过敏停止3-6个月后重新少量接触或者试吃,如果发现不过敏了,那可能未来真的耐受了。

问题三:过敏原检测阳性却没有临床症状,这是为何?

在临床上,还发现一种情景,就是患者检测到很多食物过敏原lgE阳性,但却没有临床症状?李翠表示,这有三种情况:

1、特异性lgE抗体阳性并非一定表示过敏,总体来说,这个值浓度越高出现临床症状的概率越高。不同的过敏原有不同的阳性预计值,尤其是食物类过敏原常要达到较高的数值才指示临床过敏;

2、已经产生免疫耐受。在儿童检测食物过敏原中,儿童食物特异性lgE 浓度大幅降低常可作为产生免疫耐受的标志,此时复测结果虽可能仍为阳性,但已对此过敏原耐受;

3.未达到过敏原诱发的“症状阈值”。有时仅暴露于一种过敏原的情况下并不足以诱发症状,因此并未察觉过敏,当同时暴露于多种过敏原,就会产生叠加效而过敏。李翠介绍,过敏与我们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经常会发现小时候对某类物质过敏的患者长大就不再过敏,一些中老年患者,随着年纪增大免疫功能的衰老开始出现过敏性疾病,过敏状态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的。

问题四:不同医院检测过敏原的结果不一致,如何解释?

有些患者在不同的医院都进行了抽血化验过敏原检测,但结果不一致,有时候是级别、量值的差异,有时候甚至是阴阳性的差异。这是什么原因呢?李翠解释,可能是以下几方面因素导致:

1. 患者在不同的医院,经过了两次抽血化验,检测的是抽血时特定时段下的体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抗体。人体不同时段内血液中游离的IgE抗体是实时动态变化的,在患者过敏症状的不同时期,体内肥大细胞上结合的sIgE抗体和血清中存在的sIgE抗体也可能会此消彼长,因此多次抽血化验结果不同属于正常现象,但一般来说短期内(3-5天)差异不会太大;

2. 不同医院采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学不同、检测试剂不同,这些均会导致不一致的结果,因此,在不同医院抽血化验过敏原结果产生差异,属于正常现象,体外诊断影响因素较多,不能直接下结论谁对谁错。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图/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 过敏反应 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