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17天高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 顺德发挥调解力量护航企业创新之路

一宗索赔50万元的专利纠纷案,被告涉及5家区内外企业,在诉前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运用专业知识,耐心对原、被告双方释法明理,17天内高效化解纠纷,减轻了权利人的维权成本。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我们一起通过这宗案例认识人民调解,关注知识产权。案例回顾 

耐心释法明理,积极引导促高效调解2022年3月8日,顺德区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后简称“调委会”)受佛山市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委派,对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4宗专利纠纷案件进行调解。原告是顺德一家拥有有效专利近百件的家电企业,以生产多功能料理锅为核心业务;被告方涉及制造商、经销商等5家区内外企业。  接到案件后,调委会主任邹永强立即组织具备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的调解员介入,围绕案件是否存在侵权的可能性等关键情况作出初步判断,并联系原、被告双方确认案件具体细节,咨询双方是否愿意协商调解。  调解初期,原告有明确的诉求,认为被告生产的产品侵犯了原告的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向被告索赔近50万元,并表示同意调解纠纷;被告则对调解表现抗拒,制造商更否认存在侵权行为。在耐心理顺案件脉络后,调解员多次对被告释法明理,并搜集国内相关已判决案例,通过以案说法,让被告了解违法成本、诉讼成本等利害关系,当一份份涉及侵权可能性的关键证据摆在面前,被告改变了最初想法,接受了调解建议。  3月15日,调委会组织原、被告双方当面调解,对原告提出立即停止生产涉嫌侵权产品并赔偿的要求,被告方代表人在现场眉头紧皱,没有表态,第一次会面调解不欢而散。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调解员坚持与被告紧密沟通,从付出最小代价的角度劝说被告积极思考赔偿方案,尽力打破调解僵局。  3月21日晚,邹永强收到被告提出赔偿10万元的调解方案。抓住这一新进展,邹永强又立即联系原告,从促成调解、减少诉讼成本的角度,建议原告降低索赔数额。3月24日,调委会第二次组织双方调解,有了前期的沟通和心理准备,经过调解员的现场指引,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协议:由被告支付15万元赔偿款;从4月30日起,被告停止生产、销售、许诺销售侵犯涉案外观设计专利权和涉案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 案例启示 

组建专业团队,系统规范化提升调解水平调解工作持续了半个多月,在邹永强的微信里,与制造商负责人有着近百条的沟通信息,记录了被告对调解从抗拒到信任的态度转变,过程的不易更体现了调解员的耐心和专业。  在调解实践中,知识产权类纠纷调解存在诸多难点。一方面侵权人的违法成本太低,对比立即停产带来的利益损失,侵权人往往会选择在法院判决前,抱着侥幸心理继续生产,抗拒调解;另一方面侵权人的法律意识较低,对知识产权认知较少。  据区知识产权协会介绍,2021年,顺德区专利授权量为43650件,同比增长近20%,占全市半壁江山,PCT专利申请量632件,占全市68.4%,累计有效注册商标量205419件,知识产权拥有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域前列;全区拥有196家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总量居全省县域榜首。  与此同时,顺德企业的维权意识强,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数量大,从禅城区新城知识产权庭了解到,2016年至2020年,收到顺德区企业作为主体的案件共6753件,平均每年近1300件;2020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涉及顺德企业的专利一审案件约300件,占全省的近20%,原告以顺德企业居多。  为了更好地满足顺德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对知识产权运用、保护、服务的需求,2021年,顺德区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加强了调解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目前组建有家电、家具侵权判定专家团队,助力重点领域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成立专业性纠纷调解队伍,选任扎根本地、具备知识产权相关业务知识的调解员41名,包含律师、代理人、企业代表等等。在调解过程中,他们能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从2021年年底至今,区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已成功调解13宗知识产权纠纷案。    声音“通过调解工作,希望帮助更多企业快速化解知识产权纠纷,降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维权成本,也希望企业从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了解,提高维权意识。”  ——顺德区知识产权协会秘书长(区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邹永强  

文/珠江商报记者谢意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停止生产 维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