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佛山粮食储备库:储备足质量好,保供稳价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疫情之下佛山粮食储备情况如何?4月14日上午,带着市民最关心的“米袋子”安全问题,记者走进位于南海区狮山的佛山市粮食储备库一探究竟。

储备粮仓内大米稻谷堆积如山

走进佛山市粮食储备库,只见28座约40米高的浅圆仓、3排新型平房仓整齐划一,气势恢弘。作为佛山一项重要民生民心工程,储备库按照国内一流、省内第一标准设计,总建筑面积7.02万平方米,属于国家粮食重大工程和省重点项目。

“佛山市粮食储备库主要储备大米、稻谷、小麦以及食用油,完全可以满足疫情应急所需。”佛山市粮食集团南海储备分公司总经理苏义亮介绍。

走进1号平房仓内,气温明显较户外要低,空气中弥漫着米香,只见一包包成品大米被整齐码放成好几堆,每一堆的高度近4.5米,好似一座座小山。仅这一个仓库就存放超过2600吨大米。据介绍,这批大米是品质较高的泰国大米,于去年8月入库,采用20℃以下的准低温储粮技术保存。每一堆大米上都设有6条无线测温电缆,数据实时连接到储备库信息中心。

“储备库的大米均为质优价好的品种,按照国家和省的政策要求进行轮换。通过第三方平台销往市场,同步采购新一批大米入库,轮空期不能超过4个月,确保储备粮量足质优。”苏义亮介绍,小麦、稻谷等品种的储存更长些,确保常储常新。

与成品大米不同,稻谷、小麦主要存放在20多座近10层楼高的浅圆仓内。跟随储备库保管员杨帝海,记者乘坐专用设备进入Q203号浅圆仓内的稻谷“顶部”。

“脚下的稻谷有20多米深。”杨帝海说,为保障稻谷安全,他们每周在上层监测口检查粮情,每月安排3人小组进入仓内,主要检查是否出现虫害、发霉等问题。仓内温度、湿度等情况都是通过一根根深入稻谷内部的测温仪器实时监控,“仅这个浅圆仓就有300多个智能监测点,接下来还计划安装视频监控等设备,全方位确保储备粮安全。”

在浅圆仓斜对面,一座面粉加工厂正拔地而起,预计年内完工。

162个应急保障网点确保供应

对于备受市民关注的疫情期间粮油供应问题,苏义亮表示,佛山市粮油市场供应充足,暂时不需要动用政府储备粮。

他介绍,储备库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按照佛山市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做好储备粮食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加大应用绿色储粮技术,提升储粮水平,确保粮食储得进、管得好;在应急情况下依据上级指令,调得动、用得上,满足市民群众需要。

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作为政府粮食储备主管部门,疫情发生后立即成立以局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的粮油供应应急保障小组,建立制度专班,强化对佛山市粮油市场保供稳市统筹协调工作。一是及时摸清家底;二是加强与国内主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购销战略互补;三是设置23个粮油信息监测网点跟踪佛山市粮油市场动态;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坚决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确保在突发紧急事件下,储备粮油数量实、质量好、调得动、用得上,保障疫情期间粮油量足价稳,守好佛山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佛山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市粮食应急保障网点共有162家,日加工能力为小麦2750吨,稻谷2035吨,食用油日加工能力72吨,应急情况下能确保原粮正常加工供应。

“我们还通过佛山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及时准确报道佛山市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引导市民不信谣不传谣,科学理性采购。”该负责人说。

文/佛山日报记者莫璇

关键词: 粮食储备库 粮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