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足则物价稳,物价稳则民心安。4月13日,记者走访佛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型肉联厂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从田间地头到农贸市场,佛山各级部门、社会各界,正积极加强市场供应保障工作,千方百计保供应、全力以赴稳物价,守好市民“菜篮子”“米袋子”。
中南农产品批发市场
蔬菜进货量增加30%
4月13日凌晨,佛山市中南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中南市场”)灯火通明,一派繁忙,一车车肉类、瓜类蔬菜从云南、海南、广西、山东、福建以及佛山三水区、高明区等地送抵这里,又迅速发售到佛山各肉类蔬菜零售市场。
中南市场是佛山最大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有1000多种商品种类,包括猪牛羊肉、海鲜、蔬菜等。在市场自建的万吨冷库中,冻品冻肉接近5000吨,加上冻品交易街各批发商户的冻肉冻品,总储存量接近1万吨。“按照一天400吨的出货量,即使不进货,也足够供应大半个月。”中南市场常务副总经理杨健锋说。
“我们全力做好保供应的工作,最近一周交易量比较稳定,价格波动不大。”杨健锋介绍,佛山易运农产品交易市场临时封控对中南市场的影响不大,蔬菜商户加大了云南等地的蔬菜进货,同时佛山高明、三水等区的蔬菜也到了上市期,补充了蔬菜货源。
4月12日,中南市场猪肉交易量4500多头,猪肉批发价格8.5元/斤~9元/斤;牛肉交易量100头左右,批发价格42元/斤~43元/斤;海产品交易量约5万斤;蔬菜交易量从3000吨增加至4000吨左右,价格总体波动不大。
记者走访中南市场看到,肉类、冻品、蔬菜、海产品货源充足,明码标价,批发价格也十分实惠。“今天进货近20吨,价格很实惠,按一斤算,茄子1.1元~1.5元,大白菜0.4元,包菜0.6元,胡萝卜0.9元。”蔬菜档主黄姨在中南市场打拼多年,从地摊档开到批发档,最大日出货量达30吨。
中南市场新鲜的肉菜、实惠的价格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市民纷纷表示,肉菜不难买,价格没上涨,内心不慌张。“这里肉菜新鲜,价格较便宜。我住南海小塘,每周都来中南市场买肉菜,现在响应政府号召少出门少聚集,一次买够一周的量。”市民李小姐说。
在保供应的同时,中南市场加强了疫情防控力度。狮山镇把其中一个核酸检测采样点设在市场的户外广场,专门面向市场的商户及家属,4月6日~9日实行每天一检,往后则实行3天2检。市场加强了工作人员及商户的防疫培训,市场的大喇叭循环播放着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的提醒。所有进入市场的人员均需佩戴口罩,档主需要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开档,消费者进入中南市场需检测体温,检查粤康码、行程卡,扫场所码。
健叶蔬菜种植合作社
农产品种类丰富
4月13日,在佛山市三水区芦苞健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包装间内,一袋袋产自健叶的大米,在自动化机器下完成真空包装。打包好的大米随即被装车,送往各销售点及顾客手中。
今年3月份,合作社刚完成稻田插秧,当前销售的是去年晚造收成的大米,目前还有300吨储备。“我们有两种大米,一种打8折出售,另一种按大客户批发价卖给市民。”合作社社长叶桂柱介绍,连日来,为应对疫情严峻形势,保障市民需求,合作社便将产品进行打折出售。
目前,合作社农产品种类丰富,种植及养殖规模较大,种有600多亩水稻、1000多亩蔬菜,还养有10万余只鸡鸭等禽类以及50吨鲩鱼。合作社近期大米日供应量为20吨,蔬菜10余吨,家禽日供应可达2000只。农产品不仅供应充足,大部分还以优惠价出售。
合作社是三水区乃至佛山市、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基地。在蔬菜供应方面,合作社除了自有种植基地外,还在云南、贵州、河南、宁夏等地有合作种植基地,每日为基地配送物资。
“我们目前每天至少供应10吨新鲜蔬菜,因为货源比较充足,很多蔬菜价格也有下降。”叶桂柱说。合作社农产品供应充足,蔬菜种类涵盖菜心、芥蓝、玉米等,供应范围除了三水,还销往佛山市其他区及广州、香港、澳门等地。
考虑到货运交流频繁,以及常有顾客直接到基地采购,合作社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尽量减少外来人员进入,进入人员需出示粤康码、行程卡,并接受测温。同时,合作社要求全体员工配合进行区域核酸检测,并要求配送员每天验一次核酸。
合作社还倡导顾客在线上下单,在为零售市民配送物资时,也尽量采取“非接触式”配送。“菜跟米全部到齐了,尽快下来拿,太阳很大。”4月12日,合作社将一批大米及蔬菜送至南海某小区门口。配送员录下视频发到小区顾客微信群,并提醒顾客尽快自取。
叶桂柱介绍,他的微信有十几个顾客群,人数最多的群达500人,较少的也有200多人,很多顾客都会通过微信直接下单,由合作社负责线下配送,或直接邮寄给顾客。据悉,合作社在三水有2家直销店,并与日美等超市合作,投放、销售合作社农产品。合作社配有10余辆配送车,可快速为零售顾客及各销售点供应物资。“我们的物资供应很充足,市民可以放心,按需购买即可。”叶桂柱说。
禅城区新肉联厂
4月产量增至约每日2600头
猪肉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它的价格与民生息息相关。4月13日,记者走进禅城区新肉联厂,了解猪肉供应的实际情况。
自从2021年11月1日投入运营以来,禅城区新肉联厂(佛山市禅城区储备粮油有限公司食品分公司)配备“一备一用”2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设计产能约2000头/天。得益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今年3月份全厂日均产量已达到约2300头/日,4月产量有所增长至约2600头/日。
“了解到近期市民对猪肉消费需求上涨,我们增加了300头/日的产量。”佛山市禅城区储备粮油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平时,2000头的猪肉量不仅足以满足整个禅城区人口的需求,还可以保证周边区域的猪肉供应。4月以来猪肉产量增加,更是为禅城区广大市民的肉品供应提供了充足保障,有效确保肉价及供应稳定。此外,粮油公司还通过旗下嘉惠14家连锁门店保障市民粮油产品的供应及价格稳定,体现了国企担当。
记者现场走访看到,肉联厂要求来访人员扫码测温戴口罩,严格落实入门三件事。“目前最主要风险源是毛猪货运司机,他们需要穿州过省跑长途,因此我们要求司机出发前做核酸检测,持24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才能进厂卸猪,并且做好健康登记。”粮油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本厂员工同样要求注意疫情防控,落实“两点一线”等措施。
与此同时,禅城区农业农村局派驻在肉联厂的禅城区动物检疫站,坚守“进厂生猪每车必检,宰后每头必检”的铁则,守护大家“舌尖上的安全”。禅城区动物检疫站站长林景新介绍,生猪进场前,动检站会严格落实查证验物工作,禁止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生猪入场。生猪进入待宰栏后,工作人员每两小时巡查一次,对问题生猪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在屠宰过程中还同步进行检疫,实施每猪一检。得益于严格监管,对非洲猪瘟、瘦肉精抽样产品的检测情况良好。
针对疫情防控,林景新表示,动检站与肉联厂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必须全程戴口罩,动检站还督促企业严格执行“1110”制度,即一日一清洗、一日一消毒、一周一扫除、每天零存栏,将生猪疫病和新冠病毒全部消杀,和肉联厂共同把好安全关。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