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浦江二号和天鲲二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意义不一般,这是我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火箭的首飞,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型谱。同时,也是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9A发射工位第一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
国内首款“混合动力”运载火箭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实现了我国固体捆绑等一系列技术新突破,推动新一代运载火箭迈向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发展路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六改运载火箭总指挥洪刚介绍说。
据介绍,长征六号改全箭总长约50米,起飞推力7230千牛,起飞质量约530吨,可实现 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不小于4吨,综合性能及成本具有较强竞争力。
专家表示,目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已超过400次,还没有固体捆绑火箭的先例。长六改运载火箭作为我国第一型“混合动力”的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充分发挥液体发动机性能高、工作时间长和固体发动机推力大、工作可靠、使用维护简单的综合优势,大幅提升我国进入空间、利用空间、探索空间的能力。
具体来说,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与其他长征系列中型运载火箭不同之处在于,它首次采用液体芯级捆绑四枚固体助推器,充分结合固体动力推力大、响应快和液体动力推力稳、比冲高的各自优势,四个固体助推器为全箭提供了近70%的推力。固体助推发动机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专家介绍说,火箭捆绑的四枚固体助推发动机均为首次上天飞行,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固体动力进入了我国主流运载火箭领域,实现了我国航天固体动力技术的重大突破。
洪刚介绍说,长征六号改火箭实现了“混动火箭”“智能诊断”“无人值守”等一系列技术突破。例如,“混动火箭”更加高效。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发动机“跨界合作”的综合优势,让火箭可靠性更高、性价比更优。“健康管家”则让火箭更加智能、安全。长征六号改火箭芯一级设置了智能健康诊断系统,当“点火”指令下达后,健康诊断系统进入工作模式,一旦出现非正常的突发状况,健康诊断系统将立刻做出判断,实施自动紧急关机,同时助推器的固体发动机将不再点火。此外,长征六号改火箭无人值守技术让发射变得更安全。在火箭发射前4小时,发射场前端操作人员全部撤离发射塔架,火箭通过无人值守技术完成后续的发射流程。
专家表示,长六改火箭采用了模块化、组合化、系列化设计,后续可通过助推器的调整,形成多种构型,打造运载能力覆盖范围广、梯度合理、性价比高的运载火箭系列,满足未来卫星多样化的密集发射需求。
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投入使用
此次发射,不仅是长征六号改火箭首飞,也是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9A发射工位,首次执行发射任务。
据介绍,作为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9A发射工位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地面设施设备进行统一的数据采集和整合,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梳理融合,实现了全系统态势感知、全过程智能管控以及全流程驱动保证支持,大大提升了航天发射效率和发射指挥系统稳定性、安全性。9A发射工位的使用对未来进一步简化发射流程、提升发射效率、增强发射稳定性安全性意义重大。
依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9A发射工位,可实现固体助推器在发射场直接安装,以及长征六号改火箭14天快速发射,满足中低轨道卫星高密度发射需求。9A发射工位也改变了以往火箭临射前还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在近端操作的传统模式,实现了火箭发射点火前4小时无人值守,一系列操作由智慧发射系统实现远程集中控制。
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从事加注工作28年的技术人员吉坤介绍说,火箭燃料加注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岗位,尤其是低温液氧的沸点达到零下183摄氏度,一旦喷溅到身上将会引起严重烧伤、冻伤。之前燃料加注过程中,操作手要在火箭旁开展管路连接、状态核对、软管拆卸等工作。如今,新发射工位无人值守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加泄连接器自动对接和自动脱落,这是航天科技飞速发展的缩影。
在长六改送入轨道的卫星中,浦江二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科学试验研究、国土资源普查等任务,天鲲二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监测技术试验验证。
其中天鲲二号卫星是一颗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空间工程公司研制的新技术试验卫星。2017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颗卫星天鲲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拓展了我国小型低轨通用卫星平台型谱。天鲲二号卫星继承了天鲲一号卫星高功能密度的特点,同时具有更低成本、更小型化,是又一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天鲲二号卫星具备良好的性价比,能够满足空间科学探测、在轨服务、新技术验证等多样化复杂任务的功能需求,有效提升了小卫星空间多任务适应能力。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