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从“脱贫茶”到“振兴叶” 地标产品带动重庆茶产业“腾飞”
中新网重庆3月10日电(陈秋杏)早春三月,重庆南川区乾丰镇一茶叶基地,高山云雾间漫山茶树苍翠欲滴。不久后,这里将进入早春茶采摘期,嫩绿新芽将释放积蓄一冬的养分,俏立枝头。
重庆地处北纬三十度的黄金产茶带,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产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3000年以前。南川地处巴渝之南,与黔北接壤,平均海拔750至900米,拥有独特的冬暖春早立体生态气候。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茶叶一直被列入南川区优势特色产业优先发展。
“南川种茶历史悠久,那片山上的老茶树就是明证。”60岁的吴兴国和茶叶打了30多年交道。他所言“老茶树”,指的是在世界自然遗产地金佛山生长,树龄达2700多年,被挂牌保护起来的金佛山野生大茶树。这17000多株野生大茶树与南川境内12.55万亩标准茶园一起,见证了南川茶产业这30多年间的起起落落,更是当地茶农脱贫致富的希望,带动着当地乡村振兴建设。
“我们把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南川茶叶产业发展的目标。”南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胡光模称,围绕这一目标,“十三五”期间,南川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注重品牌引领、科技支撑,以金佛山古树茶保护与开发为依托,坚持市场化运作,扩大基地规模,强化精深加工,推进“茶旅融合”,全面推行品牌营销战略。同时,以“金佛玉翠茶”“南川大树茶”两大品牌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国家茶叶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和重庆市茶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预估2022年,南川全区茶叶产量5000吨,茶叶销售收入4.5亿元(人民币,下同),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0亿多元,茶叶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
擦亮地理标志“金字招牌”促产业发展助农民增收
2012年8月,经原农业部批准,“南川大树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19年,“南川大树茶”获准实施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之路上,“南川大树茶”无疑是当地品牌兴农、品牌惠农的一个缩影,亦逐渐成为当地产业兴旺的点“金”之笔。
培育和发展地标产品是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重要手段,是培育区域特色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之计。南川区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胡彬介绍,近年来,南川区以此为契机,多角度全产业链发力,不断擦亮地理标志农产品这块“金字招牌”,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作为特有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如何保护性开发,推动大树茶产业发展,成为摆在南川茶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南川区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李伟介绍,南川区依托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有关企业合作,积极培育特色优质品种,强化技术研究,形成生长、栽培、管理、加工相配套的标准化技术体系,为大树茶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促进精深加工技术、衍生产品的研发,实现品种多元化、工艺精深化和效益规模化。
在南川区德隆镇“南川大树茶”仿野生栽培基地,村民唐泽海的房前屋后皆被茶树环绕。以前,大树茶长在深山无人识,村民仅将茶叶采摘下来熬油茶喝,可谓守着“宝贝”过穷日子。
“现在不同了,按照这样的标准采收和制作,我们种出的茶都有统一的‘国字号’身份——‘南川大树茶’,品质也有明显提升。”唐泽海表示,如今茶叶卖得出去,价格也可观,村里的年轻人看到发展希望,纷纷加入到壮大茶产业的行列中。老唐的儿子便是其中一员。种了大半辈子茶,这样的变化让唐泽海对日子充满希望。
尽管当地茶人不少,但小规模、小农户现象也比较突出。如何促进小农户茶叶生产和现代茶业发展有机衔接,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当地给出的答案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建立产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组建村联合社,充分吸纳小农户茶叶生产者、家庭农场为村联合体成员,通过农村“三变”试点改革和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成果的推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
此外,南川区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茶旅融合发展。规划布局建设与茶旅游相融合的景观;鼓励支持建设以“南川大树茶”为载体的农家乐,推广茶家乐发展茶园模式等。力争2025年底,新建茶家乐20家,打造茶旅融合观光点20个,旅游收入及茶产品零售产值达到2亿元。
完成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未来走怎么样的路?怎么走?成了南川茶产业的新命题。“产业提档升级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一环。”南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胡光模说,“十四五”期间,“南川大树茶”全产业链发展将作为全区重点工作之一。当地将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以“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为抓手,突出品牌打造和领军龙头企业培育,全面赋能南川全区大树茶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具体来说,即做强产业链前端。保护好南川大树茶古茶树资源,以古茶树群落的优良树种选育、纯化、繁育为重点,强化优良品种供应能力、示范引领、种苗监管,夯实产业基础。
做优产业链中端。以提质增效为重点,突出技术标准化,加快山地茶园机械化、智能化发展速度,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双减、茶园有机质提升等高效提质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做牢产业链后端。以加工提升、品牌打造、农文旅融合为重点,突出“南川大树茶”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工夫红茶、功能性茶粉、农文旅融合民宿等为突破口,打造南川大树茶加工、旅游产业集镇,延伸产业链条。
根据规划,到2025年,重庆南川将达到2万亩“南川大树茶”种植规模;力争在“十四五”末,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亿元。至此,转型发展、乡村振兴,以南川大树茶为主的南川经作产业已有清晰的发展之路带领南川人走向乡村振兴。(完)
关键词: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