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近年来,有职业背景加持的内容创作在视频平台“遍地开花”,建筑工、电焊工、维修工、外卖员等工人群体成为知识分享赛道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用内容分享,主动走上互联网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蓝领力量被更多人看见。
搬好砖块,和好砂浆,架上相机,戴上话筒,“老三”易长寿开始了今日视频“教学”。18墙带37柱砌法、24墙带烟囱砌法、丁字墙砌法……视频中的他手法娴熟,一边砌墙一边配合细节讲解,各种墙体不一会儿就初见雏形。
据新京报·千龙智库联合发布的《2021内容创作者生存报告》显示,蓝领创作者人数同比上涨208%,专业技能对内容加持明显,群体效应凸显。近年来,有职业背景加持的内容创作在视频平台“遍地开花”,像易长寿这样的工人创作者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用内容分享,让蓝领力量被更多人看见。
蓝领涌入内容创作领域
马上到退休年纪的易长寿来自湖北孝感,整个职业生涯都与建筑工地为伴。无论是城市高楼大厦,还是农村的自建房,他都能保质保量地精准交付,也积累出丰富的建筑砌砖技法。“我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将近40年,要是能通过视频分享一些经验,教大家怎么又省力又高效地干活,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在儿子的鼓励下,易长寿摸索着通过视频把这些技法分享出去。
由于在家中排行第三,易长寿给自己取名“老三的梦想”,工作室就是他存放瓦刀、马凳、钢卷尺等工具的小房间。易长寿的视频没有配乐和炫酷的剪辑,也没有台词的雕琢,有的仅是细致的讲解和各种“花式”砌法的展示。凭借扎实的内容,易长寿在两年多时间里收获了60多万粉丝,和无数慕名前来围观的网友。
“电焊工这个身份,是我必须要亮明的”。45岁的电焊工人吴彦卫在网络上分享技能时,干脆给自己取名“电焊工1233”,他对自己的职业身份非常自豪。吴彦卫告诉记者,自己做学徒时,老师傅们更侧重实操教学,自己的理论知识一向不太明白。因此,他以学徒的视角和心态拍摄,把二十多年积攒的知识更清晰地分享给大家。
为了“更清晰地分享”,吴彦卫置办了单反、长焦镜头。电焊时光线太强导致画面效果不清,他又专门挑选了符合要求的滤光片,尽量拍清细节。从入门到基础再到中级、高级,吴彦卫的视频内容循序渐进,比教科书还精彩。
《2021内容创作者生存报告》显示,近一年来,蓝领涌入内容创作领域,手工艺人、电焊工、维修工等蓝领创作者同比上涨208%。鲜明的职业背景和技能特征,成为蓝领创作者们知识分享的独特标志,也为他们带来实现第二收入的可能。
视频之外还有更多互动
相比之下,广东东莞的外卖小哥杜杨虎开始他的职业分享,则显得有些突然。一次送餐过程中,顾客因为临时有事把餐品送给了杜杨虎,晚上8点还没吃上饭的他开心地打开手机,记录下了这次特殊的用餐经历:“感谢这位顾客,有烤鸭,还有汤,太好吃了!”让杜杨虎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视频一经发出就“爆火”,仅单个播放平台就获得了560多万的观看量。
“有一些想做外卖员的人会问我这个工作怎么样,每天能送多少单赚多少钱,我都是如实告诉他们”。视频火了之后,许多网友通过视频和聊天群向杜杨虎请教,他也时常分享着过来人的经验和忠告,告诉大家如何快速安全送餐、点外卖要注意哪些事项、哪些时间地点更容易接单等等。
蓝领工人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他们的主动分享被更多人看见,也会制造出各种奇妙互动。让易长寿印象深刻的是有不少在校大学生留言请教,“一个粉丝留言说自己是土建专业的大学生,就是因为看了我示范24墙、37墙、50墙怎么砌的视频,在考试中用到了,很感谢我”。吴彦卫也记得,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焊工看到视频后,特意从深圳飞了一千多公里来到河南南阳跟着他精进技艺,后来还拿到了高级焊工证。
和粉丝互动多了,易长寿慢慢总结出各个平台粉丝的主要特征:“有的平台粉丝比较年轻,他们是真的很想学到技能,问得比较细;有的平台有很多当下从事建筑的工人,评论里会切磋技术,互相取长补短。”易长寿说,总之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自己的视频找到一种参与感、获得感。
蓝领知识分享值得“被看见”
在视频中,吴彦卫是一位耐心教学展示的创作者,而事实上,这位1994年就参加工作的电焊工大有来头。2007年,吴彦卫就凭借专业技能荣获河南省第二届职工技术运动会焊工决赛第五名,被授予省技术标兵荣誉称号。此后,他还多次参加省市级焊工比赛,获得各项技能领域的荣誉,现在在一家技术培训学校教课,可以说是“持证教学”的创作者。
为了保证技术操作规范、视频内容严谨,吴彦卫有时会在拍视频和解答问题前再学习一遍知识。“有朋友跟我说现在知识付费很热门,但是我一直没有做,回头看看之前的视频还有不少可以提升的地方”。吴彦卫说,现在作为师父的他不仅有了在学校里的徒弟,还有网络上的“徒弟”,以后想把视频做得更系统化一点,形成自己的风格。
“现在做建筑的后辈比较少,我想用视频让年轻人产生好奇,知道做建筑工也没那么难”。想到有人会通过视频了解到农民工的真实状态,易长寿更乐于记录和分享,也很开心自己能“被看见”,希望带动更多后辈进入建筑行业。
林立的店铺、过往的车辆、催促的订单……后辈小伙杜杨虎享受骑着外卖车穿过大街小巷的时刻。“以前都是在工厂里做服装,流水线工作也不太需要和别人交流,性格比较内向”。自从拍视频后,为了能给观众更清楚地讲解,他的表达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也下定决心“继续用视频记录自己的职业”。
关键词: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