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聚焦定位积蓄成长力量——
未来之城建设正在加速
本报记者 陈发明
重点片区和工程建设热火朝天、日新月异,完成投资1104亿元,“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全面建成;中化控股、中国星网等央企落户新区,北京援建“三校一院”项目顺利推进;白洋淀淀区水质多年来首次达到Ⅲ类,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日益显现……
近日,河北省两会落幕,梳理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2021年,雄安新区在项目建设、承接疏解、生态治理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交出了一份不俗的“年度答卷”,也描绘出新的一年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清晰“路线图”。
加速打造城市雏形
“今年,我们在新家过年!”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八于社区居民高来顺老人说。
容东片区是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先行区域,也是首个集中建成区。2021年10月,容东片区939栋安置房开始相继交付入住。到去年年底,首批1万余户3万余人已顺利回迁安置。
70多岁的高来顺老两口是雄安新区首批回迁户之一,70平方米的新居宽敞明亮、暖意融融,社区崭新的柏油路上,交通标识清晰醒目,党群服务中心、警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配套服务功能齐备,菜店、药店方便快捷,让老两口“越看越欢喜”。
过去的一年,承载千年大计任务的这片土地,每天都在积蓄成长的力量。2021年5月29日,雄安新区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至此,连同既有的京港澳、大广、荣乌、津石4条高速公路共同构成的“四纵三横”雄安新区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全面形成,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实现全面快速联通,大规模建设画卷加速铺展。同时,雄安新区容东、容西、雄东、昝岗等片区进入稳定开发期,启动区、起步区加快建设,重点片区框架全面拉开,城市雏形开始显现。
即使是数九寒天,雄安新区的建筑工地也依然是塔吊林立、机器轰鸣,10万多名建设者不舍昼夜、忘我奋战,2021年实施的177个重点项目正在筑牢未来之城的根基。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雄安新区将完善起步区各组团控详规,加快启动区、起步区等重点片区建设,推进东西轴线、R1线等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000亿元,加速打造新区城市雏形。
牵准承接疏解“牛鼻子”
2021年12月28日,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能雄安总部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去年第三个注册地址在雄安新区的央企项目。
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聚焦这一定位,河北坚持高端高新并重,以承接存量为主,疏解清单和市场化对接结合,出台企业产业准入和发展正负面清单,稳妥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
同时,雄安新区创新体制机制,在北京开通雄安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窗口,让北京疏解企业通过绿色通道即来即办、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提高效率;提供优质服务,研究制定承接疏解配套政策,出台积分落户办法、居住证实施办法等,加强住房、薪酬、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政策研究。
过去一年,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央企相继注册落户,目前央企在雄安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100余家,在雄安注册的3000多家企业中,80%都是北京的科技型企业。此外,北京援建“三校一院”项目顺利推进,首批4所疏解高校、2所医院正在加快落地;90所京津冀知名医疗卫生机构、59所优质学校与雄安新区各类医院、学校建立帮扶合作关系;中关村科技园等一批高科技项目也在加快落地……
记者从河北省两会了解到,雄安新区今年将加快高校、医疗机构、企业总部等标志性疏解项目落地。同时,创新土地、投融资等体制机制,打造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布局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空天技术产业基地、创新产业中试基地。
绘出蓝绿交织发展底色
冬日的白洋淀,没有了苇绿荷红,厚厚的冰面上,等待收割的芦苇如油画般凝固在淀泊之上。在河北省人大代表、非遗芦苇画技艺传承人杨丙军眼中,这些芦苇可是宝贝。杨丙军是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他专注了30多年的芦苇画事业与这片淀泊息息相关,他本人更是见证了昔日“华北明珠”重放光彩的全过程。
新年伊始,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传来好消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为Ⅲ类。从2017年劣Ⅴ类连上“台阶”全面提升至Ⅲ类,这是1988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白洋淀首次实现全域水质Ⅲ类标准,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几个“台阶”的背后,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推动白洋淀生态修复保护实现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的坚定决心,是以最强力“铁腕”治污,推动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淀内外系统治理、协同治理的全力以赴。
据了解,2018年至2021年,白洋淀流域共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重点项目239个。特别是2021年聚焦水质实现Ⅲ类目标,实施九大类66项水质提升保障工程,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一淀九河”,治理措施细化到“一河一策”“一断面一策”。
“儿时清新明亮的白洋淀又回来了!”杨丙军感慨道,只有优质的芦苇才能做出优质的芦苇画。
按照规划,未来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将稳定在70%,先留足蓝绿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再着手建城。从2017年秋季的第一棵树、第一片林起,雄安新区启动了以建立城市森林为目标的“千年秀林”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造林43.5万亩。在这里,每棵树都实行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步构建起“数字森林”。2021年7月,作为雄安新区北部绿色生态门户,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雄安郊野公园盛装亮相,公园林地面积超过1000公顷,每年将至少新增碳汇1万吨。
如今的雄安,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日益秀美。
关键词: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