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躺着赚钱到日亏千万元,养猪行业仅用了一年时间。根据2021年业绩预报,出栏量排名前十的上市猪企中,仅有牧原股份预计盈利。同时,上市猪企或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处境,出栏量排名前五的猪企中,除了牧原股份外,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的预亏金额总计超过450亿元。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当前养猪大户们只是在靠“家底”支撑,亏损何时能填平仍是未知数。
亏损面逐步扩大
从上市猪企公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来看,日亏千万元成了一件“平常事”。出栏量排名前十的上市猪企中,正邦科技、温氏股份的预亏金额均超百亿元,其中正邦科技以预亏182亿-197亿元的金额成为2021年亏损最严重的上市猪企。新希望、天邦股份紧随其后,预亏金额分别为86亿–96亿元、35亿-40亿元。
“根据业绩预报数据,大部分猪企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亏损区间为2亿-190亿元,极少数企业能维持业绩正增长。”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李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同比来看,养猪企业之所以整体表现出亏损及利润缩减的情况,主要是2020年与2021年生猪的供需面发生了变化,养猪高利润刺激及政策保供导向下快速恢复的能繁母猪存栏,都给生猪的供应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2021年3月末,定点监测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同比增加45.3%,2021年能繁母猪平均增长率为正,在产能不断恢复的环境下,生猪供应逐渐增加,供需矛盾也在不断修复,生猪价格随之下跌,亏损面逐步扩大。
江西某猪企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2021年最大的感受就是9月猪价的下跌,行业深度亏损,部分养殖户被动离场。另一位河南某猪企负责人也坦言:“做我们这行,要根据周期来,四年一个周期,只有一年是赚钱的,剩下三年不赔钱就不错了。挣到钱的时候不能膨胀,要抓紧储备好‘过冬’的资金,要不然熬不过亏损。”
进入2022年,养猪行业的亏损还在继续。根据上海钢联-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按照2022年1月生猪平均出栏价计算,1月自繁自养出栏育肥猪亏损为135.81元/头,外购(6个月前的仔猪采购)出栏育肥猪亏损为172元/头。牧原股份表示,预计2023年二季度之后,生猪供需关系才会逐渐好转。温氏股份也表示,乐观估计2022年下半年后生猪价格可能进入上行通道;悲观估计2023年养猪行业才能进入下一轮周期的上行通道。
开始比拼“家底”
有机构农产品研究员调研全国多地区市场后曾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2021年10月时,部分养猪农户已经不再亏损,甚至开始盈利,行业的亏损并没有想象中严重。整体算下来,2021年养猪仍有利润。
“不同的养殖主体的盈利情况不同。”李明也坦言,养殖主体的不同利润是仔猪成本发生变化决定的,而仔猪成本又受能繁母猪饲养成本、生产性能指标、场地折旧等因素影响。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外购仔猪模式的利润为-278.63元/头,自繁自养模式的利润为597.28元/头。
在自繁自养模式仍有盈利的情况下,为何猪企的亏损还如此巨大?上述河南某猪企负责人表示,国内的大部分猪企养猪都采用的是外购仔猪模式,另外,部分企业在养猪上赚到钱后就追求扩张速度,这样企业的现金流很容易出现问题。养猪业是最容易出现现金流断裂的一个行业。一年赚了钱,就投资扩张,等到投资扩张完成,行情又低谷了,这时候就得拼家底了,没有大量的资金是扛不住亏损的。
扩张速度越快,猪企亏损就越严重?以预亏金额最多的正邦科技为例,在这轮猪周期中,其生猪出栏量从2019年的578万头增长至2021年的1493万头,增长超过158%。企业扩张速度加快后,生猪却卖不上价。正邦科技在2021年业绩预告中表示,由于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下滑,公司生猪单头销售均价为16.6元/公斤,同比下降16.1元/公斤,单头收入下降1653元,销量的上升叠加销售价格的下降影响利润88.73亿元。
“当前,企业面临生猪价格不断下跌和饲料原料价格高居不下的现实,同时还要加强生物安全防疫的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增加养殖成本的投入,对于企业来说,在‘内忧外患’的2021年中,亏损扩大及利润缩水也实在是难以避免的事情。”李明说。
行情走势尚不明朗
猪企当前无疑是在“拼家底”。某上市猪企总经理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对企业来说,最困难的就是行情低迷时要面对的资金压力,现在就是在‘拼家底’。生猪每天都要吃饲料,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这行不能停产歇业避开低迷行情。这种情况下只有被动地淘汰母猪。企业还是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扩张,做好资金规划,保障资金链的安全。”
可能是为了补充“家底”,上市猪企在2021年年底也把精力放在了融资上。2021年年底,牧原股份表示,董事会通过了对控股股东的增发预案,增发金额不超过60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温氏股份也表示,2021年4月发行了92.97亿元可转债;截至三季度末,库存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超120亿元,根据资金压力测试,有充足的底气和信心顺利度过本轮猪周期底部;新希望也表示,近期发行的可转债将大幅补充货币资金,使其达到200亿元左右的规模,为平稳度过猪周期打下基础。另外,管理团队及核心骨干完成了增持,总共增持1970万股左右,总金额达到2.56亿元。
当前,养猪业行情走势尚不明朗。李明表示,亏损减少及阶段性转机曾出现在2021年10月,当时猪源较少,二次育肥出栏量低,同时出栏体重较轻,是造成生猪价格触底回升的原因。现在体重及出栏量只有小幅下滑,并不满足转折条件,且在年后猪肉需求减少的环境下,亏损也是正常现象。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达到4329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5.6%,从供应来看,2022年全年生猪供应还会继续增加。
“短期内还要看生猪体重及育肥量有没有较大的下降空间,但只是数量下降不代表行情发生了转折,同时也不具备连续性。”李明表示,在出栏量稳定的前提下,生猪市场的行情好转可能会在2022年8月后,若市场投机行为对出栏的稳定性有所冲击,也可能会推迟至2023年。(记者 马嘉)
关键词: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