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阶段也没有好好学习,就学考研的几门专业课,感觉只有到了研究生,真正的人生才算开始。”西南某高校药学专业一位大三学生说。
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加80万,增幅超21%;相比2017年,报考人数增加256万,增长1.27倍。沸腾中不断刷新的研究生报名总数及增量,其背后交织着素质升级的动力、“被迫营业”的压力与逃避社会的无力。
就业反成异类?
考研“多进宫”不惜代价
“我教了10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这门课一般开在大一。每年第一节课,我都会问学生未来4年的目标是什么?大概5年前,班里约50%的人表示要考研。而现在,考研意愿在大一新生中比例高达80%。即使到了大四,也有超70%的学生在备考。”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边宇璇说。
同时,因疫情、国际形势等原因留学受阻,一些学生出国进修改为国内考研。北京印刷学院学生曾仪表示,自己之前原本计划出国留学,也一直在学雅思,但因新冠肺炎疫情,转战考国内高校研究生。
除了在校大学生,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还发现,考研失利后选择“二战”“三战”的考生不少,这部分青年人或聚集在考研寄宿基地,或几人在学校附近租房备考。
李顺平刚刚完成“二战”考试,他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所在的考研寄宿基地里,大约有1500名备考生,大部分备考生都是“一战”失败的“二战”人,甚至有“四战”的备考生:“我认识一个同专业的人,已经30岁,今年‘四战’,非清华不上。”
青岛理工大学“三战”考生洪健介绍自己本科专业为交通工程,毕业后的工作大多是去工地。他考研是为了换专业、转行,现在准备报考计算机专业。“今年降低了高校标准,只要能找个学校读研就可以了。”
研究生“本科化”?
装备升级还是避世借口
半月谈记者在了解考研理由时,发现有部分学生热爱所学专业,一心向学。但大部分学生谈及考研目的,依旧以增加自身应聘砝码,缓解弥漫社会的就业焦虑为主要目的;另有学生则属跟风,因“不想当异类”而报名、备考;更有少数学生以“还想再玩几年”“害怕成为社畜”的心态加入考研大军。
——爱所学钻研知识,“换赛道”开阔眼界。
半月谈记者采访中发现,许多工科大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愿意投身现代技术研究,渴望了解知识前沿。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毕业院校的知名度、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孟祥燕表示,有些同学高考报志愿时,专业选择欠考虑,通过考研,他们有机会重新选择。
——只为就业加砝码,研究生不是尽头。
受访中,不少学生倾诉深陷就业焦虑,认为仅凭本科学历无法找到心仪工作;同时还存在有“不愿意从事低档工作”“不接受收入与自身素质不符的工作”等心态。
河北医科大学王晓表示,医学专业读研几乎成必然,自己想去大医院工作,不愿意去基层医院,就必须考研、读博;苏州科技大学美术师范专业刘云云表示,自己未来想做老师,本科学历没有竞争力,只有读研才能找到好工作。
然而,随着研究生数量增加,竞争压力亦水涨船高。对此,部分学生表示迷茫,有些认为应继续读博士。
——无目标盲从跟风,随大流自认心安。
河北科技大学汪明彦告诉半月谈记者,其实他刚开始没打算考研,觉得太辛苦了。但身边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自己也慢慢萌生了考研的想法,还在犹豫不决。
“直到2021年初我都计划本科毕业后就业。后来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其他人关于校园生活、研究生生活的美好记录,又萌生了继续在校园里深造的意愿。”2022届传播学专业学生曹芳华说。
——懒就业厌担责,躲进考研安全屋。
部分受访学生坦言,自己考研仅是不想就业,不想进入社会,不想承担社会及家庭责任。北京高级人力资源经理王慧妍表示,一些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呈现“僵化”“麻木”,更有甚者干脆选择“躺平”。
苏州科技大学美术师范专业小郭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想晚一点再进入社会,还没有准备好成为“社畜”,考研可以暂时逃避一下找工作的压力和焦虑。“读研也是给自己一段时间去思考,未来到底要做什么。学校环境比较安静,可以多一点时间去规划,不急着去工作。”
“重在参与”成待业,
“反复参战”怨念深
“部分学生没想清楚本科毕业后的去向,既不认真备考,又不认真找工作,白白耽误大四一年时间。最后研究生没考上,又错过了春招、秋招两个黄金就业时间,成为待业人群。”河北师范大学一位教师说。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何杨琦表示,以考研躲避就业压力可能会将压力传导至研究生阶段。另外,部分学生为考研打乱了本科阶段的学习状态。一些学生在大四时忙着考研,毕业实习很敷衍,毕业论文和设计更不上心,会对他们圆满结束本科阶段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
部分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表示,过度吹捧考研会加剧社会对高等教育非理性渴求带来的焦虑,加剧就业市场的扭曲。
江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周正嵩表示,目前考研热也存在结构失衡问题。从报录比看,国家急需专业或关键领域报录比相对较低,应当从本科生招生计划上加大宏观调控指导,对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某些热门专业限制招生计划,减少这部分本科生的培养规模。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