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 杜燕)2022年北京将突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新需求,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802亿元。这是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今天介绍的。
2021重点工程支撑全市投资三成以上
负责人表示,2021年,北京全市上下一盘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有力推动重点工程建设。一批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安全、社会民生项目有序落地:
——市重点工程全年完成投资超280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完成占全市投资三成以上;
——开工率创近年最高水平,新国展二期、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等一批引领性、标志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年内超60个项目竣工投产,轨道交通9条线路通车,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新校区等一批重大社会民生项目顺利完工;
——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形成城市副中心、城南地区、“三城一区”等区域投资增长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充分发挥了稳定社会预期、展现发展理念、惠及生产生活的关键作用,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重大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负责人表示,“3个100”市重点工程将发挥稳定投资运行、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发展的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科技创新、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以重大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据介绍,北京将集中资源推动城市副中心、城市南部地区、“三城一区”等重点地区建设,在项目安排、资金投放、政策创新等方面重点保障和突破。
同时,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系统性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支持力度,力促城市更新形成千亿规模投资增长极,进一步强化市重点工程对全市投资的关键支撑作用。2022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中,包含120个新建项目和180个续建项目,力争当年竣工项目69个。
负责人称,2022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中,以民间投资为主的社会投资项目占比超50%,投资额占比逾7成。值得一提的是,一批城市更新、国际学校等领域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社会投资活力进一步迸发。
100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
负责人表示,2022年,北京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数字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05亿元。
一是全力推进怀柔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排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项目7个,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项目。
二是着力扩大智能制造投资,推动集成电路、汽车、生物医药等制造业投资项目集中落地,安排先进制造业项目33个,包括大兴氢能示范区南区等。
三是加快提升金融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安排金融业、服务业扩大开放项目14个,包括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大兴临空经济区国际航空总部园、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等。
四是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实施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安排数字经济项目14个,包括5G基建建设、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等。
五是加力发展创新型总部经济,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高效配置,安排科技创新空间资源项目21个,包括副中心硬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等。
六是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蓬勃发展,安排文化旅游项目11个,包括北京环球主题公园新建酒店、乐高乐园等。
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负责人指出,北京将新增一批服务重点功能区、重点产业园区的配套项目,以四网融合、站城一体、区域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京津冀现代都市圈建设,带动城市发展框架和功能布局调整。当年计划投资630亿元。
一是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交通一体化,搭建市郊铁路“一干多支、对角交叉”主骨架,安排铁路、高速公路项目16个,包括京唐城际铁路(北京段)、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等。
二是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安排轨道交通项目11个,其中6号线南延、副中心M101线2个新建项目,轨道交通16号线、17号线北段、28号线(CBD线)、12号线等9个续建项目,。
三是推动站城一体化发展,优化枢纽周边地区功能布局,安排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项目11个。包括丽泽城市航站楼、丰台站交通枢纽、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等。
四是织密城市道路网络,畅通各重点功能区间交通联接,完善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接驳换乘,安排城市道路及交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28个,包括南中轴路(永安路-珠市口大街)、地铁1号线福寿岭站启用改造工程等。
五是不断提升能源、供水等城市运行保障能力,促进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安排能源、水务、固液态废物处理等市政设施项目34个,包括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安定循环经济园等。
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
负责人表示,北京聚焦“七有”“五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围绕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新增一批能源安全保障、水毁修复、应急物流保障项目;围绕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新增一批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和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的城市更新项目。当年计划投资1667亿元,占比近六成。
一是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安排政策性住房项目8个。
二是全面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安排教育项目22个,包括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一期建设项目、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扩建项目等。
三是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推进一批优质医院新院区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缺口,安排医疗养老项目23个,包括北京口腔医院迁建工程等。
四是打造供给丰富、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批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健身设施,安排文化体育项目17个,包括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二期、琉璃河西周燕都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城市绿心三大公共建筑以及共享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等。
五是推进林业碳汇发展,完成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统筹推进连续开放、全龄友好、近民亲民的绿色空间建设,安排绿化项目11个。
六是持续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加快推进水毁修复,加强应急物流设施建设,安排城市应急保障设施项目11个,包括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北京粮油应急保障中心建设项目等。
七是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动传统商圈提升改造,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安排老旧小区改造及街区更新项目8个。
负责人指出,今年,北京把预计于2023年及以后年度开工的200个重大项目列入今年前期推进项目,并力争推动一批项目提前至年内开工。(完)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