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挑战】免费体检、健康讲座或者“知名专家”上门问诊……这些围绕着健康的“免费午餐”竟然都是盯上老年人“钱袋子”的骗局
【应对策略】警方提醒老人,谨记八个“凡是”,不轻信、不透露、不汇款
年关将近,诈骗时有发生,而围绕老年人的常见骗术多围绕着“健康”,打着免费体检、健康讲座或者“知名专家”上门问诊等旗号,盯着老人手里的“钱袋子”。那么,具体骗术都有哪些?老年人该如何提高防骗意识?
“免费体检”实为推销“保健品”
2021年7月25日,海淀分局花园路派出所接到事主王大爷报警,称前几天在家中接到一自称是某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可以免费提供体检,于是就约定好于次日一早来家中接王大爷及其老伴到名为“北京某中医医院”参加免费体检,并在体检之后向其推销产品,称能够治疗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效果显著。王大爷对此深信不疑,花了5万余元购买了,回家服用后并无效果怀疑被骗,于是报警求助。
经过侦查,8月10日,办案民警迅速出击,对“医院”开展抓捕,一举抓获潘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并成功阻拦在场参加体检的4名老年人,避免了财产损失。经审查,犯罪嫌疑人潘某等11人对以“免费体检”为由头,后以患病为由销售假冒保健品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警方提示:老年人大多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治病还需到正规医院开处方药,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要相信有能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家中有老人的,要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多和老人讲一讲社会上常见的骗局,避免老人上当受骗。如果发现被骗,请保留证据后第一时间报警。
“健康讲座”让掏腰包都是骗子
2021年3月底,孙阿姨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自称保健品公司工作人员。在询问孙阿姨近期的身体状况和是否购买过相关的保健品后,对方便称孙阿姨前段时间购买的保健品是假的,可以向厂家申请补贴,而且到现场还有免费的“健康讲座”。第二天,孙阿姨参加了“健康讲座”后,在对方的忽悠下又花了1万余元,买了一份声称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液。
4月初,该人又联系到了孙阿姨,称上次提到的假保健品补贴已经申请下来,但需要先交一部分个人所得税,孙阿姨没有多想便交了2万余元。直到4月中旬,孙阿姨并没有收到所谓的“补贴”,感觉有点不对劲,才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海淀分局中关村西区派出所办案民警在掌握大量证据后,于5月14日在某写字楼内,将10余名团伙成员控制,并在现场起获大量口服液保健品。据嫌疑人交代,他们以事主购买到了假保健品可以申请补贴、免费小礼品等名义吸引老人参加“健康讲座”,之后进行“看病问诊”,推销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老年常见病的“特效”保健品;如果老人购买过其他保健品,便谎称其买到了假的保健品,自己可以向厂家申请补贴,但需要缴纳一部分的个人所得税。大多老人经不住哄骗,被骗取了钱财。
警方提示:老年人应增强防骗意识,提高识骗能力,不轻信、不参加不法人员组织的所谓健康讲座、健康公益等活动,不轻信所谓保健品能“包治百病”的谎言,不轻信虚假演示“神奇疗效”的伎俩,不要陷入不法人员设下的“申请补助”的圈套和骗局。
“知名专家”上门问诊却被高额收费
海淀区中关村街道辖区居民王阿姨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称可以联系医院专家免费上门问诊。在了解王阿姨的身体状况后,打电话的男子和医院的“专家”很快便上门了。
简单地号脉、拔罐后,“专家”给身患风湿关节炎的王阿姨打了一针,并称如果想要治好其风湿关节炎和心血管疾病,需要交5万多元进一步治疗。王阿姨交了钱,却发现自己的病症并没有得到缓解,她意识到可能遭到了诈骗,于是选择报警。
办案民警经过侦查,发现嫌疑人作案没有固定区域,每次上门问诊都会有一人在外放哨。在掌握大量证据后,办案民警将四名嫌疑人抓获。经查,嫌疑人之前从事过保健品相关行业,了解一些老人身患的病症。为了多挣钱,他们联系老人,谎称可以请来知名专家上门看病,通过简单的号脉、拔罐等治疗后,嫌疑人向事主索要高额的费用。
警方提示:通过电话了解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谎称可以联系医院知名专家上门问诊,实则只是简单的号脉、拔罐、打针等,继而收取数万元“治疗费”。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购买药品或者保健品应当认准国家相关认证字号;就医要到正规医院;如果遇到专家上门问诊、热心人推销等情况,要提高防范意识,多和家人沟通交流,多方查证辨识真相。子女或亲友应多关心家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情况,定期带老年人去正规医院体检,并向其宣传防骗知识,避免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延伸:其他常见骗术
社保欠费需要补缴
2021年4月6日,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曙光派出所辖区的张女士急匆匆地来到社区警务室:“警察同志,我刚刚接到一个电话,说我社保卡欠费15万,您能帮我核实一下吗?”社区民警阿芒一听,便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判断老人很有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
原来,张女士刚刚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北京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她的社保卡在上海使用过并欠费15万元,现在需要补缴,但是张女士根本没有去过上海。
阿芒警官断定这是一起冒充社保中心的电信诈骗,告知老人不要相信,更不要汇款。叮嘱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泄露个人信息,接到陌生电话要求汇款时千万不要直接汇款,谨防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遇到此类情况要坚决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要求把资金转到指定账户或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等信息的都是骗子。如果您接到类似电话请直接挂断或立即拨打报警电话核实,以免中了骗子的圈套。
自称“公检法”人员要求转账
2021年3月24日12时,在朝阳区农展馆附近的中国光大银行里,一位神色慌张、不知所措的老人,称自己急需用钱要将自己银行账户内现有的50万理财产品赎回。因怀疑老人被骗,银行工作人员立即向属地派出所反映此情况,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到了现场。
经了解,3月19日,老人接到自称是天津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称其被卷入一场违法犯罪活动中,名下的银行卡也涉嫌违法,均要被冻结处理,要求她将个人账户中的所有资金全部转入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中配合调查,并要购置一台能“监测位置”的新手机,到酒店房间进行沟通,不能与家人、亲戚等讨论“国家机密”。慌乱之下,老人便来到银行办理转账汇款业务,并且不听从周围人劝说,执意转账。
“你来,我在派出所门口等你。”为了让老人快速认清骗局,民警多次拨通电话与“骗子”对话,凭借一句掷地有声的“邀约”,吓退了机关算尽的假警察,老人50万元养老钱“安然无恙”。
警方提示: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的,都是诈骗。
文/贾祥伟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