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旅游砥砺前行
2021年中国旅游业顽强地走出了一条应对疫情特殊考验、在逆境中谋求生机的奋斗之路。一年来,在跌宕起伏的市场变化中,我们与中国旅游共同砥砺前行,分析研判旅游大势,及时发现和捕捉创新亮点,主动设置议题,发表独家报道,提振发展信心,为中国旅游战胜困难、健康发展鼓与呼。
红色旅游蓬勃兴旺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红色旅游蓬勃兴旺,参访革命遗址、重温红色记忆、聆听红色故事,成为当下中国旅游最耀眼的亮点。
旅游版始终都在关注红色旅游的最新变化,年初的《红色旅游将迎大发展》预测:展现新中国底色的红色旅游今年将迎来大发展。随后,多篇文章从多角度呈现红色旅游的无穷魅力。《红色旅游创新出彩》指出,红色旅游已成为出游的主旋律,发展势头强劲,新线路、新玩法不断涌现,与生态游、民俗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深度融合,形成旅游新业态。《红色旅游汲取时代力量》阐明,红色旅游的魅力根植于红色文化旺盛的生命力,离不开红色文化强烈的感染力和红色文化蓬勃的创新力。《红色旅游书写精彩篇章》写道,中国的红色旅游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精彩的篇章。《红色旅游热动中国》指出,红色旅游已成为许多目的地最核心的旅游资产和品牌。《红色旅游迸发青春活力》聚焦,全国各地红色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更多的年轻人爱上红色之旅。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6月至9月,旅游版开设“红色地标巡礼”专栏,分31个省区市推出系列报道,介绍百条精品线路,展现各地红色旅游新亮点。这组报道既是一次对全国红色资源的系统梳理,也是一次对各地红色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通过“接地气”的报道讲好红色故事的尝试,这组专题报道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绿色旅游风生水起
绿水青山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亮丽的底色,也为生态旅游提供了重要资源。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各地重要的绿色产业之一,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绿色生态成为旅游版今年报道的浓重亮色。
生态好了,生活美了。《绿水青山的中国实践》一文聚焦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深入探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到实践,展示中国为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同提供解决方案。
《好生态就是好风景》鲜明地亮出观点:好的生态环境,之所以让人向往,是因为它让发展的底蕴更加深厚。守住了绿水青山,也就守住了发展的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好的生态风景正在给越来越多的地方带来更好的“钱景”。
穿森林、观植被、看动物、游湿地、走水岸、赏候鸟……《生态旅游越来越红火》指出,以特色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生态旅游日益受到人们推崇。随着参与生态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践行绿色旅游、绿色生活的理念,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
《绿色发展引领旅游创新》写道,全国多地将当地的绿色资源、生态资源等串联起来,引导人们走到户外,感受自然,感受美好生活。绿色生态旅游具备贴近自然、融合性强等优势,已成为国内游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大河类型多样、景观优美、文化内涵深厚、旅游活动丰富、体验独特,吸引着众多游客。《大河旅游成为新亮点》点明,大河旅游如今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为新兴旅游热点。
创新旅游生机勃发
疫情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旅游业,从原有的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三大市场,到如今只有国内游。业界一直在探索如何做深做新国内游市场。旅游版的报道敏锐地捕捉、反映、预判国内游改革创新的最新热点。
《中国旅游走进日常生活》关注到,身边的美丽风景,日常的美好生活,都成为人们旅游的乐趣。“本地人游本地”和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趋势明显,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文化研学、夜间休闲等成为市场热点。《中国旅游兴起“微度假”》写道,“微度假”改变着旅游业传统的发展格局,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与其说微度假是新的旅游产品,不如说是新的生活方式。
旅游业的创新带给人们希望。《“先囤后约”好玩又省钱》抓住旅游市场的消费变化,如今旅游促销已向注重品质、凸显特色转变。这让人们既能看到旅游业的热点和亮点,也能感受到旅游业的活力与生机。《沉浸式体验成新宠》捕捉到市场上一个显著的新变化:旅游演艺、话剧演出、博物馆展览,都开始注重消费者的参与感,打造沉浸式体验。这为文旅深度融合创造了新机遇,成为文旅行业的新亮点。
针对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旅游版激浊扬清,有力地发挥舆论监督引导作用。《自驾游不能信马由缰》针对自驾游存在的问题,提出自驾并不等于可以信马由缰,给自驾游立规矩必要且迫切,要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律,更要通过法律、行政的手段来培育、引导和规范。《别让滤镜“网红”欺骗了你》关注“网红打卡地”的泛滥,促使从业者思考,什么才是景点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文章提出,我们推崇名副其实的网红地,不加滤镜、纯天然,更推崇用心去感受,而非复制他人的旅游体验。
本报记者 赵 珊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周旺弟报道:10月26日下午,西樵镇政府与东方新蒙(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年成才园项目合作协议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报道: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委锻造“禅城铁军”要求和...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道: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合强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着力...
世界聚焦:夯实电力支撑 护航佛山产业持续壮大——供电助力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
三水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邵巧玲报道:10月26日,三水区召开物业管理小区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住宅小区文明提升行动,规范辖区物业
焦点关注:高明区西安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西片区)进展顺利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影报道:在高明区荷城街道庆洲村旁,一段刚刚完成清淤作业的灌溉渠格外抢眼。渠道中间两行仿木桩护脚...
【环球播资讯】高明今年新建或改建25个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影报道:10月25日,在高明区街心公园,现年65岁的荷城街道竹园社区居民李向阳锻炼完身体后,对崭新的健身器
当前最新:“利剑”出鞘,南海加大对涉水企业执法力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报道:南海以水闻名,以水兴城,良好的水环境,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幸福...
紧急提醒!10月28-30日顺德全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均提供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 近期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会发现健康码“红了”“黄了”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要担心!重要提醒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被赋黄码的居民,充分...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