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压力”下如何稳增长
本报记者 熊 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何理解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2022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该如何发力,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
需求供给预期承压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总体上保持了增速较高、通胀较低、就业较好的良好局面。但也要看到,三季度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重压力,表明经济下行既有需求因素,也有供给因素,更有市场预期变化的因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
从需求看,内需恢复还不充分,消费和投资增势减弱,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有所放缓,服务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受到疫情困扰恢复相对滞后;制造业投资虽然增速较快,但难以对冲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放缓,投资增速下降成为内需收缩的重要因素。王一鸣认为,随着前三季度外贸出口超预期高速增长势头逐步减弱,明年外贸增速可能放缓。从供给看,供应链受到外部冲击,缺芯、缺柜等情况尚未缓解,保供稳链压力仍然较大。
“中小企业受到成本和市场两头挤压,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市场预期不稳,加之个别大型房企出现债务违约,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防控压力增大。”王一鸣表示。
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在统计数据中已有体现。例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投资同比增速,均由年初的两位数回落到个位数,两年平均增速也整体上出现回落态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从1月份的0.3%扩大至10月份的13.5%,11月份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财新智库莫尼塔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边泉水认为,三重压力不仅是中国经济自身问题,实际上在疫情影响下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三重压力的表现更加明显。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如何看待“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辩证关系?
“稳字当头,要求把稳放在首位。在稳和进这对关系中,稳是前提,是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稳,是要把经济增速稳下来,不让其继续下滑。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也是实现质的稳步提升的重要前提。”王一鸣表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而且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努力实现经济筑底企稳、向好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宏观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只有‘进’,才能不断改善民生、化解积累的矛盾、提升国家竞争力,并防止出现新的重大风险。稳,是为了进;只有稳,才能进。我们这样的大国,稳住有时候就是进,稳住也就能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表示。
专家认为,只有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做好统筹协调,打好政策组合拳,才能有效应对三重压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王一鸣认为,提升效能,就是要提升财政政策对稳定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在需求收缩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特别是在今年财政增收形势较好的情况下,不宜急于缩小财政赤字率。精准,就是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明年应实行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今年年底到期的一些政策可视情适当延期,以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的支持力度。还要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继续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
王一鸣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下一步,应进一步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在市场预期弱化的情况下,企业的贷款需求有所下降,这就要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相互配合。
激发内需潜力市场活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内需潜力大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部发力。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等领域加大投入,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有比较大的投资空间。政府适当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可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在基础设施投资和其他投资,投资和消费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明年外需扩张放缓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而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王一鸣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22年必须充分挖掘国内需求的潜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巩固和扩大基础性消费、升级类消费,把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相结合,落实好提振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的相关举措;扩大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用好用足、提前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聚焦“两新一重”和补短板领域的有效投资。积极调动社会资本活力,鼓励民间投资稳定发展。
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王一鸣认为,有效改善市场主体的预期至关重要。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政策,能够延期的要尽量延期,能够扩围的要尽可能扩围。比如,增值税留抵退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
事实上,着眼于统筹做好今明两年政策衔接,相关政策正在提前发力。比如,财政部近期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12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确定加大对制造业支持的政策举措。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了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是明年稳增长政策的重要一环。同时,相关政策部署完善了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
本报记者 熊 丽
拒绝对过敏“束手就擒” 世界动态 近年来,过敏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种现象已经被多个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面对过敏,我们只能“束手就擒
今日快讯:“五一”来南庄,不仅有车展,还有美食、美景等着你! 4月29日,2023佛山(南庄)汽车文化嘉年华马上就要和大家见面啦!本届汽车文化嘉年华是“佛山车展”首次落
报道:千亿高明高质量发展启新程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嶒报道:珠江西岸,聚光灯投向高明,这座江滨之城再次成为湾区瞩目的
世界快报:广东省首个!省市三方共建普法宣传消费教育基地揭牌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罗乐莹报道:4月25日上午,由广东省消委会、佛山市消委会、佛山市律师协会三方共建的广东
世界速读: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高明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蔡闻佳通讯员明宣报道:4月27日,高明区举行2023年度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签约项
“禅城一日游”攻略来啦,听说你很需要?|播资讯 心心念念的五一小长假终于要到了!现在小编奉上出游攻略让热爱生活的你不负时光!今天带来的是【禅城一日精
“五一”假期会下雨吗?最新天气预报来了! 世界短讯 “五一”天气如何?佛山气象台预计29日佛山有中雷雨、局部大雨。佛山:29日或有雷雨大风、暴雨预警4月28日
她说“想亲眼看看新疆”,却被污蔑为“假人”?_环球快资讯 “一些人热衷于制造涉华谎言误导公众,怕我的研究会打破他们的‘新疆叙事’。”在推特上,莫琳·休伯尔遭到
天天视点!“不能让核污染水污染大海”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4月25日宣布,已完成为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而修建的海底隧道挖掘工作,将继续推进
环球最新:“中国为世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各国坚持团结合作、开放包容尤为重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日前在接受本
拒绝对过敏“束手就擒” 世界动态 近年来,过敏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种...
今日快讯:“五一”来南庄,不仅有车展,还有美食、美景等着你! 4月29日,2023佛山(南庄)汽车文...
报道:千亿高明高质量发展启新程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
世界快报:广东省首个!省市三方共建普法宣传消费教育基地揭牌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罗乐莹报道:4月2...
白银期货上行继续看涨 今日周五(4月28日)亚盘时段,白银...
会不会开翻?切尔西只差降级区10分,剩6战将对枪魔城纽卡... 英超已经来到本赛季的最后冲刺阶段...
【独家】2023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京举行 这是4月27日拍摄的大会现场。当日...
音乐类院校国际排名 世界著名音乐学院最新权威排名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