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中国北斗服务世界

11月5日1时43分,我国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经过50多分钟的飞行,这颗卫星的太阳翼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后续,卫星将在距离地面36000公里的IGSO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平稳运行。该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IGSO轨道组网的最后一颗卫星,它的升空标志着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即将建成,开启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

IGSO:为中国定制的北斗“独家”轨道

IGSO轨道是北斗的“独家”轨道,布局3颗卫星,国际上已有的GPS、格洛纳斯等导航系统都没有设计该轨道的卫星部署。

据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所说,IGSO轨道现在设计的位置,经度在118度,这正好是我们国家上方,可以提高对我们国家和周边地区的定位精度,对于完成北斗全球系统组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

这次发射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进入轨道后,不仅能够让地面用户连续、平稳、精准地使用北斗导航系统,还提高了时间精度。这颗卫星在使用高精度的氢原子钟、铷原子钟基础上,搭载了试验用的新型原子钟,进行在轨验证后将为后续卫星时间精度的提升奠定基础。

目前,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已进入决战决胜冲刺阶段,后续还将发射6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全面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在明年6月前,整个北斗三号卫星系统30颗卫星将全部组网完成。2020年底完成北斗三号卫星组网的目标,将提前半年实现。

覆盖全球:北斗群星闪耀太空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由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即24颗ME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3颗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而这三种不同轨道混合星座的布局设计,为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在实现覆盖全球的同时,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

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首发星顺利升空、成功入轨,两年时间,工程7大系统300多家参研参建单位的数万名科研人员圆满完成16次卫星发射任务,成功将24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2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从2000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到如今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摆脱了对国外导航系统的依赖,自主创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实现了对时间和空间信息的自主可控。

提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很多人会首先想到GPS,而我国在2018年接连成功发射18颗卫星,实现在轨运行卫星35颗,超过了GPS的31颗。美国导航公司 Trimble 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今年6月,在近 200个联合国成员国中,有130个国家上空,北斗卫星的每天可见星数已经超过 GPS。

除了在规模上超过GPS,北斗系统还有个“独门绝活”是GPS系统还没做到的,即短报互文,就算用户周围没有移动运营商的通信基站,也可以通过北斗卫星与外界联系。这种告知别人“我在哪儿”“在干什么”的独特功能,在地面通信信号盲区或其他通信手段失效后,成为应急通信、搜救的最后保险。

服务全球: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

如今,北斗系统相关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气象预报、地理测绘等领域,成为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

动态可达厘米级、静态可达毫米级的高精度是北斗系统的最大优势,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高精度定位设备也将在百姓的生活场景中得到更广泛应用。

此外,北斗高精度产品更是出口到了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也已成体系输出海外。

“目前定位精度在全球已经是达到了使用要求,今年底完成MEO(中圆轨道)发射以后,全球定位精度、区域定位精度就完全实现了。”陈忠贵说。

中国北斗从建设之初便保持着“自主、独立、兼容、开放”的原则,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也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北斗真正做到了自主可控,并走出国门,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的重要力量。未来,北斗系统将继续提高服务精度,为全球提供服务,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文/董淑云)11月5日1时43分,我国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经过50多分钟的飞行,这颗卫星的太阳翼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后续,卫星将在距离地面36000公里的IGSO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平稳运行。该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IGSO轨道组网的最后一颗卫星,它的升空标志着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即将建成,开启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

IGSO:为中国定制的北斗“独家”轨道

IGSO轨道是北斗的“独家”轨道,布局3颗卫星,国际上已有的GPS、格洛纳斯等导航系统都没有设计该轨道的卫星部署。

据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所说,IGSO轨道现在设计的位置,经度在118度,这正好是我们国家上方,可以提高对我们国家和周边地区的定位精度,对于完成北斗全球系统组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

这次发射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进入轨道后,不仅能够让地面用户连续、平稳、精准地使用北斗导航系统,还提高了时间精度。这颗卫星在使用高精度的氢原子钟、铷原子钟基础上,搭载了试验用的新型原子钟,进行在轨验证后将为后续卫星时间精度的提升奠定基础。

目前,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已进入决战决胜冲刺阶段,后续还将发射6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全面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在明年6月前,整个北斗三号卫星系统30颗卫星将全部组网完成。2020年底完成北斗三号卫星组网的目标,将提前半年实现。

覆盖全球:北斗群星闪耀太空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由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即24颗ME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3颗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而这三种不同轨道混合星座的布局设计,为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在实现覆盖全球的同时,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

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首发星顺利升空、成功入轨,两年时间,工程7大系统300多家参研参建单位的数万名科研人员圆满完成16次卫星发射任务,成功将24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2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从2000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到如今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摆脱了对国外导航系统的依赖,自主创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实现了对时间和空间信息的自主可控。

提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很多人会首先想到GPS,而我国在2018年接连成功发射18颗卫星,实现在轨运行卫星35颗,超过了GPS的31颗。美国导航公司 Trimble 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今年6月,在近 200个联合国成员国中,有130个国家上空,北斗卫星的每天可见星数已经超过 GPS。

除了在规模上超过GPS,北斗系统还有个“独门绝活”是GPS系统还没做到的,即短报互文,就算用户周围没有移动运营商的通信基站,也可以通过北斗卫星与外界联系。这种告知别人“我在哪儿”“在干什么”的独特功能,在地面通信信号盲区或其他通信手段失效后,成为应急通信、搜救的最后保险。

服务全球: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

如今,北斗系统相关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气象预报、地理测绘等领域,成为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

动态可达厘米级、静态可达毫米级的高精度是北斗系统的最大优势,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高精度定位设备也将在百姓的生活场景中得到更广泛应用。

此外,北斗高精度产品更是出口到了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也已成体系输出海外。

“目前定位精度在全球已经是达到了使用要求,今年底完成MEO(中圆轨道)发射以后,全球定位精度、区域定位精度就完全实现了。”陈忠贵说。

中国北斗从建设之初便保持着“自主、独立、兼容、开放”的原则,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也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北斗真正做到了自主可控,并走出国门,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的重要力量。未来,北斗系统将继续提高服务精度,为全球提供服务,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文/董淑云)

关键词:

热点

娱乐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