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 >

3800余名新生在清华大学报到 农村生源比重超2成

今天,3800余名新生在清华大学报到,开启了他们在清华园的“追光之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同样也是清华大学“三个一”的首年——第一届“强基计划”、第一届“春霖行动”、第一届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启动本科招生。

招生再度“领跑” 农村生源比重超2成

今天,3800余名“零字班”本科新生到清华报道。

经历了特殊的2020年2020年,清华大学共录取内地学生3500余人,港澳台学生60余人。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62.2%;文史类考生占比7.2%;艺术类考生占比6.9%;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20.2%今年全国31个省份的理科前10名中,七成被清华大学录取,在内蒙古、广东、云南、宁夏、广西、吉林、江西等省份,更是有约八成的理科前10名选择了清华大学。

从分数线情况来看,在招生计划较多的情况下,清华在21个省份的理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居全国高校之首;招生体量较小的文科专业同样受到考生青睐,清华在全国30个省份文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均居全国高校之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手握国外名校录取通知的学科竞赛保送生也最终选择了清华。比如毕业于福建省福州三中的钟子谦和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王慧,都于去年12月15日拿到了MIT计算机专业的预录取通知,又双双选择在9月8日赴清华园报到。“能同时被清华和MIT录取我感觉像做梦一般,感觉自己很幸运。”王慧说,最终选择到清华报到,她正在为适应清华生活做准备,不爱运动的她开始在家里每天跑步,还学习了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基础知识,用python做一些小项目,为进入清华后的学习做铺垫。钟子谦非常喜欢清华大学“无体育不清华”的体育传统,在暑假期间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体能和游泳有明显进步。他还于去年参加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晨星计划”,对清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最初体验,相信能很快融入清华大家庭。

5大书院亮相 “强基一代”首次入校

今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首年,在今天清华大学的新生报到仪式上,也迎来了939位通过清华大学强基计划进入清华的学生。学校特别开设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个书院,为学生提供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案。据悉,今年被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的新生中,9人高考成绩排在所在省份的前10名。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分为三类,包括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其中,“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是清华大学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针对国家关键领域所设立的创新特色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设计了21个理工双学士学位,力图培养一批兼具基础科学厚度和面向前沿问题的拔尖创新人才。书院实行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专融合的教育体系,以通识教育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设立中国历史、科学史等系列课程。

学校为强基计划第一期学生选聘39位老师担任班主任、190余位老师担任书院导师,引导学生的学术志趣,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科研实践,鼓励他们投身国家重要领域。

“卡包”迎新 资助交通及生活费12万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清华大学也加强了对贫困地区生源的支持和扶持力度。自全国28个省份268所中学的317名农村学子获得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降分录取优惠认定,最终共有197人成功考入清华大学。

疫情期间,,清华大学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五校共同发起春霖抗疫助学行动(简称“春霖行动”),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教育资源优势,向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高三学生提供学业提升、政策咨询和硬件帮扶三方面助学行动。参加了春霖行动帮扶的学生中,共有71人成功考入清华大学,201人成功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五校,帮扶效果显著。

在今天的入校仪式中,学校为需要资助的学生精心准备了绿色通道爱心大礼包,其中包括教材卡、自行车卡、通讯卡、游泳卡、超市卡、理发卡、观演卡和鸿雁卡等,覆盖了校园生活中学习、体育锻炼、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前,学校特别发布《关于向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产生经济困难影响的学生提供特殊困难补助的通知》,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学生解决经济、网络等各类临时困难。疫情期间,404名本科生获得临时困难补助、在线教学网络补助共计72.54万,对学生的特殊困难补助持续受理,做到了“随时审批、随时发放”,把学校的关怀和温暖第一时间送到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在一如既往地保持“绿色通道”畅通的基础上,将提前发放的两个月生活费由2000元提升到3000元,一经核实便及时将相关款项发到学生银行卡上,化解学生的后顾之忧,无阻入学。学校共为来自青海、云南等地的33名新生寄送了近12万元的来校交通费用和生活费,人均超过3500元。(记者 刘佳)

关键词: 清华大学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