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行业 > 正文

专注水泥成大业 主业不分朝与夕

来源:经济参考报时间:2021-10-14 15:25:40

加快退市、加多退市 “收”“支”大致平衡促发展

据媒体报道,5月27日,退市海润、华泽退、众和退三只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将于整理期30个交易日后被摘牌。意料之中的是,三只股票复牌后首个交易日毫无悬念的一字跌停。5月26日晚间,退市海润、华泽退、众和退相续发布公告,相关公司股票已被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起始日为5月27日,退市整理期为三十个交易日。如不考虑全天停牌因素,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7月8日。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共有101家公司退市,若剔除吸收合并的股票外,有67家A股公司因亏损、欺诈或重大信披违法等原因被退市。其中近八成的退市公司均出现在2008年前,而2008年至今的11年多的时间内,A股仅有16家公司真正退市。2008年至2012年的5年时间里,A股没有一家公司真正意义上实现退市。

20多年来,A股所有退市公司不过百余家,在超过3600家上市公司家数中,比重实在无足轻重。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港股共有810家公司退市,是A股退市数量的7倍。A股市场持续表现不景气,原因诸多,但是有进无出、进多出少或许是一大主因。奖惩不清,造成滥竽充数者多,劣币淘汰良币现象普遍,值得深思。加快退市、加多退市,是一个痛苦而又必要的过程。只要定下规矩,就要严格执行。简言之,股市不能只有进、没有出,收支要大致平衡才能健康。

广告难保持久赢 做足内功是根本

据媒体报道,经历了营收五连降之后,“广告大王”哈药股份(600664.SH)仍未能止住下滑的势头。2019年一季度,哈药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6.74亿元,同比下降6.43%;净利润亏损1.45亿元。据其业绩预告,2019上半年净利润无法扭亏。惨淡的业绩引来上交所的“13问”,要求其对业绩持续低迷及财务数据等相关情况给出详细解释。上市16年以来,哈药股份首次陷入亏损,背后是其所有主营业务板块全线萎缩的惨淡现实。哈药股份的产品线涵盖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生物制剂和保健品五大细分领域。数据显示,哈药股份的工业收入自2015年的60.4亿元跌至2018年的37.35亿元,下滑38.16%。其中,化学原料药的降幅最为惨重。2018年,其化学原料药业务收入仅1.44亿元,较2015年6.12亿元的销售收入萎缩了近八成。

哈药股份曾是电视广告的常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网红”。不知不觉,主要电视台上渐渐没有或大大减少了哈药的广告频率,显然是有原因的。从业绩看,这家公司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过,“哈药模式”曾经闻名于业内外。自上世纪90年代末,哈药股份就重金砸广告,通过“大面积广告轰炸+明星代言”的模式,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普药时代脱颖而出。如今,“哈药模式”为何逐渐失灵?客观看,一方面,可能是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广告多集中于电视模式多少有些陈旧,而一些已经知名的“老品牌”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另一方面,产品还是要质量高、价格合理、性能优越,企业经营也要做好内功。

专注水泥成大业 主业不分朝与夕

据媒体报道,年报显示,2018年,海螺水泥实现营业收入1284.03亿元,同比增长70.50%,净利润达298.14亿元,同比增长88.0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8.19亿元,同比增长111.81%。而在2016年,海螺水泥的营业收入为559.32亿元,净利润为85.30亿元。短短两年间,营业收入增加了724.71亿元,净利润增加了212.84亿元,增速足够惊人。海螺水泥原本是皖南山区一家小规模水泥厂,如今,已是总资产达1500亿元的大型跨国集团。这背后,是其聚焦主业持续进行的规模扩张。通过投资建设、并购、项目托管、联营等途径,海螺水泥走出了一条全国布局、走向海外的扩张路径,并独创了适合自身的“熟料基地+异地粉磨站”的海螺模式。

这些年来,资本市场上概念盛行,新兴产业往往是众星捧月的香饽饽。虽然反复强调聚焦实业、大力发展实业,但成效并不明显,大量资金还是涌向“虚”业。聚焦主业,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许多上市公司宁可把资金用于炒股,也不愿做大做强原来的主业。从“行商盈利”的角度看,也不能责怪这些企业,其出发点肯定是为扩大业绩、增加利润。海螺水泥的案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其一是,行业不分朝阳夕阳,经营好了就有光辉。水泥产业,也许被某些分析家列入夕阳中的夕阳,但却实实在在的是国民经济所必需的,因此有市场、有效益。其二是,坚持主业,把自己熟悉的产业做好、做大、做强,而不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见到概念就想上,见到新字就跟风。其三是,“老”产业有新生机,实际上,传统产业只要嫁接上新技术、新环保标准、新理念,照样在市场上充满生机,充满竞争力。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职业年金市场化加速“落地” 受托管理需守好“三道门”
下一篇:大行领跑 理财子公司有望加速落地

相关内容

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IPO报道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434 921 46@qq.com